“终于轻松了!”6月8日下午,随着高考最后一科——英语考试的结束,相信绝大部分考生在走出考场那一刻都会松一口气,想“好好放松一下”。
高考结束后长达3个月的时间,是“后高考时期”。这个时期,考生们极度紧张而亢奋的神经忽然松弛,有人忙着狂欢,打破生活规律;有人担心考得不好,吃不下、睡不着;有人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目标……那么,该如何更好地规划假期生活,让这个“后高考时期”过得更有意义呢?就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要重视身心健康
“吃鸡”(“绝地求生大逃杀”游戏)到深夜,叫上同学没日没夜“开黑”(可以多人语音或面对面交流的游戏),或是在KTV“吼”到深夜……随着高考的结束,一些考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们的暑假狂欢。
然而,这种突然失控的生活,很容易引发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 “每年夏天,因为饮食不当而引发肠胃疾病的患者很多,其中有 一 些 就 是 刚 参 加 完 高 考 的 考生。”据市区一家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介绍,高考前,考生们会比较注意饮食;高考后,就有人开始大吃大喝,不仅容易引发肠胃疾病,还有可能迅速增肥,导致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所以,高考后,考生的饮食也要有规律、有节制,少吃生冷、辛辣食物,少去卫生条件不好的大排档,日常饮食要尽量清淡,可以多吃一些鱼类、豆类等健脑食物,以缓解疲劳。
同时,高考后是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高发期。紧张的考试刚结束就要经历估分、查分、报志愿和等待录取结果等重要环节,考生心理压力依然较大,一些家长在考后对孩子的关注度却不如考前。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高考后考生极易发生心理问题。焦虑、抑郁、茫然……高考后,考生可能出现多种不良情绪。针对这些问题,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主动和孩子沟通,避免正面冲突,多鼓励孩子外出,还可以通过旅游、制订假期计划等方式转移孩子注意力,陪伴孩子平安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
放松要适度
高考前后,考生的心理会经历从高度紧张到彻底放松的过程,需要适当调整来缓解由此带来的心理不适感。部分自认为没考好的考生通常会很郁闷,觉得整个假期甚至今后都没了希望,陷入迷茫。
“适度的放松很有必要,甚至短期的放纵也是对‘高压’生活的补偿,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把握好度,过度放纵,就会得不偿失。”许昌高中老师付恒伟建议, 家长这时一定要帮助孩子正视自我,不能将未见的结果无限放大,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以防钻牛角尖造成心理伤害。考生可通过听音乐、打球、游泳、跟同学交往等方式减轻压力,科学放松,注意健康饮食、劳逸结合,从而保证身心健康。考生要尽量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过度兴奋,也不可无端悲观;家长不要过多地和孩子讨论高考成绩,而是要帮助孩子做好未来的人生规划,让孩子明白只要脚踏实地就会获得成功。
虽然高考结束了,但对于考生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其实对于漫长的人生道路而言,高考真的只是一个站点,大家在这里换乘,下一趟车的好坏,不必过分在意,因为每一个站点都不是终点。不管前面是阳光还是风雨,都要做好继续前行、努力拼搏的心理准备。” 去年刚从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朱鹏说,“大学不同于高中,每天上课、学习很充实,在大学你将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个假期是对大学生活的‘预演’,考生可以试着去规划自己的生活,培养一些好的习惯,相信会为你的大学生活增色不少。”
有计划地安排假期
那么,这个“最长暑假”该如何度过才更有意义呢?
“考试结束了,考生要对陪伴自己成长的人说一句谢谢。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所有陪你成长的人。”许昌实验中学老师刘小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多陪陪父母,为他们做几顿饭。成年了,要更加理解父母,像他们关心你一样去关心他们。”
高考刚刚结束,后续工作陆续开始。刘小娜建议,考生和家长要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可向有经验的老师、学长或专家讨教,了解社会急需哪些专业人才,为高考志愿的填报做好铺垫。
这个假期,对于刚度过高中生活的考生来说,是阅读的黄金时期,没有考试压力,没有工作压力。“这个时候,来场没有功利性的读书盛宴吧,读几本名著是不错的选择。”刘小娜说。
许昌高中2016届毕业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6级涉外警务专业学生海一帆对刚参加完高考的学弟、学妹们说:“这个暑假,是你18年来最轻松的一个假期,也无疑是你提升自我的最佳时期,你需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为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建议考生们,可以读几本好书,或是发展自己的爱好、学习一项技能,譬如摄影、画画、唱歌等。他还建议学弟、学妹们要学英语。“不管是在高中还是在大学,英语都是很重要的。这个假期为大学的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些准备,是很有必要的。”海一帆说。
同时,这个暑期,“准大学生”们应该为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作些准备,不能只想到玩,还要多看看书来充实自己;或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外出旅游,增长见识;暑假兼职也是不错的选择,不仅可以合理利用时间,还可以提前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去发现校园之外更大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