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民生经济

“电”亮乡村惠民生

——许昌供电公司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苏杭 通讯员 焦永生

5月20日,位于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岗刘村的康得利食品厂“电代煤”新生产线投入使用。“电网建设速度一年比一年快,供电可靠性一年比一年好,这电用着放心。”该食品厂经理万中民高兴地说。这是许昌供电公司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助力民生实事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全面实现农村电网技术升级,消除安全隐患,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发挥支撑作用。根据我市民生实事工作部署,许昌供电公司今年共安排对202个行政村农村电网进行建设与改造,新建台区820个,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63.8千米,新建改造400伏线路766.5千米,容量188兆伏安。

建安区蒋李集镇寇庄村是十里八村小有名气的玻璃加工厂。在农村电网改造建设过程中,10千伏蒋6鸿雁线改造工程恰好经过该村,因线路走径问题致使工程受阻。为做好工程协调工作,许昌供电公司抽调骨干力量,由该镇政府一起充分宣传解释,挨家挨户作思想工作,确保了工程如期完工。

改变正在发生,群众享受到了农村电网改造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带来的种种便利。“以后用电想开啥电器就开啥电器,再也不用担心跳闸了。”建安区小召乡韩集村村民韩根荣看到村里新架设的变压器完工后感慨道。受益的还有长葛市和尚桥镇刘庄村的养猪专业户宋海川,他养猪每个月平均需要800多千瓦/时电,曾经因为电力跟不上,只能错峰用电,深夜打饲料,而今年他却准备扩大饲养规模。宋海川说:“以前换气那个抽风机都拉不起来,经常停电,种猪很容易生病。今年好了,电供上了,种猪圈换气效果也好了,产仔率提高了一倍,随时都可以打饲料,准备下半年再增养百十头猪。”

“农村电网改造民生实事工程,不仅关系着农村电网质量和供电能力的提升,而且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负责农村电网改造民生实事建设任务的许昌供电公司配网办公室主任秦艳萍来说,该项工程不仅任务艰巨,而且责任重大。

面对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项目琐碎、地域分散的现状,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建设,许昌供电公司编制了农村电网改造民生实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为组长,相关专业部室主任为成员的10个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和任务,共同协作推进工程建设;建立定期协商机制,每周在公司周一例会上通报公司工程进度,并按时召开周碰头会,协调解决影响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组建3个工程项目部,组织400余人的施工队伍,明确时间节点,满足施工需要。

为解决电力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市成立农村电网改造民生实事领导小组,建立了工程协调会商制度,政企携手,分工协作,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将项目纳入政府督查内容,将项目进度列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绩效考核范围。建安区政府多次召开工程建设推进会,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难题,简化项目审批程序,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随着工程的有序推进,目前,许昌供电公司共完成105个行政村446个台区的建设任务,共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37.37千米,新建改造配变446台,容量101兆伏安,新建改造低压线路466.195千米,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电网质量和供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