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工增雨解旱情

截至20日16时各地雨量:禹州31.9毫米 襄城104.9毫米 长葛24.4毫米 许昌27.6毫米 鄢陵20.5毫米

本报讯(记者 李建山 通讯员 尹彬)6月19日夜里到20日上午,我市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时机,积极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在自然天气条件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共同作用下,全市普降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大暴雨,有效解除当前旱情。

根据全市各气象站点监测,截至20日16时各地雨量统计数据如下:禹州31.9毫米、襄城104.9毫米、长葛24.4毫米、许昌27.6毫米、鄢陵20.5毫米。全市乡镇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襄城城关镇(124.2毫米),22个乡镇降水量为50至99.9毫米,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乡镇有3个。

当前正值秋作物出苗及补种的关键时期,全市土壤耕作层含水量整体偏少,大部分农田有干旱现象发生,尤其是西北部地区和鄢陵南部旱情较为严重,对秋作物生长极为不利。为缓解当前旱情,全市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积极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各项准备工作。根据市气象台预报,预计6月19日夜里到20日我市将有一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按照预案部署,迅速组织40余名工作人员分赴11个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利用三七高炮和新型火箭发射系统,在19日晚至20日上午先后实施了六轮人工增雨作业。

“此次天气过程增雨作业效果明显,有助于土壤增墒、促进秋作物生长、抑制草地贪夜蛾成虫迁飞,对改善空气质量、库塘蓄水、增加河湖径流也十分有利。”市气象台副台长吴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