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正式发布提案,希望与法国雷诺汽车集团合并。如果合并进展顺利,未来将诞生年销量超过1560万辆的全球最大汽车联盟。这无疑将重塑全球汽车行业格局,并对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虽然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抱团取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最近一年来,笔者发现车企“抱团取暖”逐渐成为流行趋势。比如,1月大众与福特宣布结盟;2月戴姆勒和宝马宣布合资成立出行公司;5月吉利控股集团和戴姆勒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smart品牌……
目前,全世界的汽车工业都在掀起一场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主导的新革命,这场“新四化”浪潮席卷面临衰退周期的汽车行业,然而“新四化”的研发耗资巨大,需要各大跨国车企相互合作。
当然,在“抱团取暖”中,并非所有车企都是着眼未来,也有不少企业是为了解决眼下的实际问题而走到了一起。一直以来,“产能过剩”都是困扰中国汽车产业的一大隐形难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为78.3%,同比下滑2.4%。有些车企的不景气由来已久,单靠自己已经无法摆脱困境,于是通过“联姻”,为新造车企业生产车型就成为盘活剩余产能的最佳方法。
近日,长安汽车与绿驰汽车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利用长安铃木于2013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的第二工厂为绿驰汽车生产新能源车型。在本次合作中,长安汽车的产能过剩问题得到了缓解,而绿驰汽车获得了优质的生产基地和造车资质,双方可谓各取所需,互利互惠。此外,天津一汽为博郡汽车代工、海马汽车为小鹏汽车代工等合作模式,也是“抱团取暖”解决产能闲置的典型案例。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着眼未来或是解决眼下问题,“抱团取暖”都不失为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方式。众人拾柴火焰高,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自汽车发明百年以来最深刻的变革,所有车企都将无法独善其身,只有多方联手互补短板、增强自身优势才能应对发展难题直至抢占市场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