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晓非)作为传统中医药特色疗法之一,“冬病夏治”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正是“冬病夏治”的良好时期。7月3日,记者在许昌市中心医院中医康复科了解到,近期到该科贴“三伏贴”的人越来越多。
“一般情况下,‘三伏贴’需要贴5次,夏至之后即可开始贴敷,白露之前贴完,每次贴敷应间隔10天左右。”许昌市中心医院中医康复科主任王束瑾对记者说。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是指某些高发于冬季或在冬季病情加重的疾病。这些疾病一般都是因为“寒邪”引起的,此类患者往往阳气不足。因此,中医认为,“冬病”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以患者阳气不足为内因。
“冬病夏治”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较高的气温,运用中医各种治疗手段进行治疗,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贴“三伏贴”就是“冬病夏治”的一种常见方法。此时,阳气升发,人体毛孔张开,选取相应穴位进行治疗,可增强患者免疫力,使发病次数减少、发病程度减轻甚至不容易复发。
王束瑾告诉记者,“三伏贴”主要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者,对于冬天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效果尤其明显,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贴“三伏贴”。热性疾病患者,孕妇,月经期妇女,对贴敷药物成分过敏者,急性传染性疾病及其他急性炎症患者,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等不适合贴敷。另外,患有严重皮肤病的人群最好也不要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