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精准取出斑块 保持血流畅通

——许昌市人民医院实现血管腔内治疗新突破小记

黄迁祥(左)在做术前准备。

□本报记者 马晓非 文/图

“3年多了,我这腿一直发凉,现在一下子感觉热乎起来了。”7月1日,当许昌市人民医院介入科主任黄迁祥顺利做完下肢动脉斑块旋切术和药物洗脱球囊扩张术时,躺在手术台上的李女士惊讶地说。除此之外,她的腿有劲儿了,持续了3年多的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也逐渐缓解。

这是许昌市人民医院首次采用下肢动脉斑块旋切术和药物洗脱球囊扩张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体现了该院在血管腔内治疗方面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也标志着该院在血管腔内治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在此之前,我市还没有采用过此项技术。

“‘不留有异物在体内’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趋势。将下肢动脉斑块旋切术和药物洗脱球囊扩张术联合起来使用正符合这样的发展趋势,可以实现下肢动脉的长久通畅,大大降低血管再狭窄率和闭塞率。”黄迁祥对记者说。

年龄有多老,血管就有多老。动脉硬化是人在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生理过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动脉壁上沉积了一层像小米粥一样的脂类,即斑块,使动脉血管弹性降低,管腔变窄甚至闭塞的病变。简单地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是动脉硬化斑块造成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缺血、间歇性跛行,逐渐发展为静息痛,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截肢。

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打通闭塞的血管,使血流恢复畅通至关重要。传统方法有经皮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经皮血栓清除术等。这些技术虽然能够打通血管,但是容易出现血管内膜增生,血管再狭窄率和闭塞率相对较高,患者往往在术后几年还需要再次治疗。为此,黄迁祥多次到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地学习,积极寻找新的技术,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

“下肢动脉斑块旋切术和药物洗脱球囊扩张术是近几年国内流行的手术方式,恰好弥补了传统治疗方法的缺点。”黄迁祥告诉记者。下肢动脉斑块旋切术通过机械切除的方法对血管中沉积的斑块进行切除,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人体自然血管腔,且术后不需要在血管内留下任何异物,不会对血管壁造成气压伤。药物洗脱球囊扩张术将抑制细胞增生的药物附着在球囊表面,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增生,避免血管再次狭窄。

可以说,下肢动脉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洗脱球囊扩张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血管腔内斑块清除,既开通了血管,又降低了术后发生血管再狭窄的概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开通血管,恢复下肢血液供应。

一直以来,许昌市人民医院介入科瞄准技术前沿,采用了鼻腔大出血、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妇科大出血介入栓塞术,良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前列腺增生介入栓塞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介入栓塞术,各种生理性腔道狭窄闭塞性疾病介入治疗等,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