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晓非
“孙医生,帮忙看一下检查报告单,谢谢。”“挺好的,恢复得不错,肺部情况也好多了,吃药一个月左右复查看看。”
“孙医生,老太太感觉脖子、耳朵发热,量了血压65/110mmHg,有点儿偏低,这是什么问题?”“血压不低,要是单纯感觉发热没啥大问题,降温了,注意保暖。”
“赠孙大夫——孙武代代传家风,枫叶满山别样红。林茂粮丰万民乐,医疗战线建奇功。”“谢谢叔。”
……
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共产党员孙枫林的一部手机里,这样的微信和短信交流不胜枚举。有些人向他咨询健康问题,有些人请他看检查报告单,有些人只是向他表示感谢。这部手机是孙枫林专门买来服务患者及其家属的,这个习惯他从2013年上班起就养成了。
“有些问题,患者没必要往医院跑,咨询一下医生就可以解决。患者出院时,我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给他们,让他们随时咨询,尽可能地方便患者,也为患者省一点儿挂号费。”7月4日,谈起这样做的初衷时,孙枫林笑着说。
起初,孙枫林并没有为此单独买一部手机。然而,对于一些因忙碌而错过的未接电话,他回拨过去后发现竟然是广告推销之类的“骚扰电话”,不回拨又担心是患者打过来的电话。随着患者越来越多,他就买了一部手机,专门用来联系患者及其家属,以便及时、精准地为其服务。
通过这部“患者专用手机”,孙枫林每天要接受10多次咨询,甚至更多。无论何时、何地,孙枫林都会在看到短信或微信后“第一时间”回复。毋庸置疑,这使孙枫林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工作更加忙碌,而他乐此不疲,每次回复都充满耐心,因为他觉得为患者服务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这让他感到踏实、放心。
2012年,满怀对党的赤诚之心,还没有踏上工作岗位的孙枫林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体现在本职工作中。作为一名医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践行党的宗旨的直接体现。
参加工作后,孙枫林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为患者解除病痛为己任,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在为患者服务上。在他心中,分量最重也最在意的就是“共产党员”和“医生”这两个身份。
对待患者,孙枫林总是以“叔”“姨”“爷”“奶”称呼。查房时遇到听力不好的患者,孙枫林总是拉着患者的手,趴到患者耳边耐心询问。与患者家属沟通治疗方案时,孙枫林经常告诉他们,如果是自己的父亲或母亲这样,他会怎样选择。
一名80多岁的老先生因大面积脑梗死住进该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意识丧失,只有他的儿子叫他,他才有反应。然而,由于对环境要求极为严格,在急诊重症监护室里,患者家属不能随意探望。为了尽快帮助患者恢复自主意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孙枫林经常在患者耳边,一遍又一遍地喊:“爹,爹……”
50多岁的周先生2017年第一次找孙枫林看病。从那以后,只要身体不舒服,他就找孙枫林。不久前,周先生因头晕到其他地方多次就诊,病情均不见好转,最终还是找到了孙枫林。周先生的女儿笑着说:“我看你是又想孙大夫了,见到他你的病就好了。”
许昌市中心医院内科党支部书记李香玉告诉记者,孙枫林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积极参加“亮出形象正党风,医德建设争先锋”等党支部活动,在日常工作中热心服务每一名患者,不忘初心,以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诠释了医者仁心。
一个党员就是一个闪光点,一个责任区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近年来,该院把发挥党支部作用和医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并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树立先进典型等,认真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