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带领乡亲致富奔小康

——记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刘俊杰

本报记者 冯子建

在鄢陵县望田镇翟刘村,谈起该村党支部书记刘俊杰,乡亲们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这几年,刘书记带领群众硬化道路、修建文化广场,为村子发展没少操心,是实打实为群众办实事的好书记。”

前几年,翟刘村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发展缓慢,人均收入千余元,群众心中有怨言,村干部工作不好干。2008年11月,刘俊杰受任于危难之际,在群众期盼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在首次召开的村“两委”干部会议上,刘俊杰掷地有声地说:“群众信任咱,咱就得干好,像燕振昌那样爱民为民,担负起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

在农村基层党建阵地建设方面,刘俊杰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和帮扶单位支持,多方筹集资金20万元,新建图书室、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工作站,购置电教设备,制订规章制度,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

坎坷不平的村庄道路深深牵挂着刘俊杰的心,他自掏腰包多次外出跑项目、要资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刘俊杰协调了资金30万元,修建水泥路10多公里,大街小巷实现了贯通,让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生活。

翟刘村十字街东北角的垃圾堆积如山,到了夏天气味刺鼻,群众颇有怨言。刘俊杰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在农闲时节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年轻党员,利用2个月时间彻底清理了垃圾,并在原地建设了文化广场,安置了10套健身器材,成为群众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一直以来,我把扶贫工作当作分内职责,而不是上级要求的工作任务。”刘俊杰在望田镇扶贫推进会上吐露心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翟刘村实施了“党员干部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组织10多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结对帮扶,按照“平时有人访、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的要求,帮助贫困群众“干农活、送政策、传技术、解难题”。刘俊杰从解决贫困群众的住房、就医、就业、生活等方面入手,先后为13户贫困户申请了危房改造,为14户贫困群众进行了“六改一增”,为5户贫困户硬化了门前道路共340米,为4名贫困人口提供了公益岗位,为12名贫困群众办理了健康就医卡。

让父老乡亲的腰包鼓起来,过上不愁吃穿的好日子,是刘俊杰多年的不懈追求。通过外出学习,结合翟刘村实际,他提出了“调整种植结构,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的经济发展思路,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小辣椒特色产业,还组织成立了翟刘村小辣椒协会,使小辣椒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经过几年发展,翟刘村小辣椒种植面积达2800亩,亩均纯收入6000元,仅小辣椒一项人均增收4000多元,70%的农户依靠小辣椒种植过上了好日子,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辣椒种植专业村。

“前期,我们已对村里的荒片、荒坑进行集中整治,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为发展小辣椒产业提供了土地保障。”刘俊杰说,下一步,翟刘村抓牢“三块地改革”机遇,大力发展小麦育种、辣椒种植等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早日让乡亲们腰包鼓起来,过上幸福甜蜜的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