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视野

暑假过半,准初中生要未雨绸缪应对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

做好准备 顺利度过“黑暗期”

本报记者 罗校远 松召峰

进入初中,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新的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和方法都有所不同,也让不少初一新生饱受困扰,要度过一段或长或短的“黑暗期”。

那么,该如何利用这个暑假做好准备,实现顺利过渡,成为准初中生和家长最关注的问题。就此,记者近日采访了相关老师和教育从业者。

或长或短的“黑暗期”

“刚上初中那会儿特别压抑,感觉自己啥也不会,节奏也跟不上,用了两三个月才调整过来。”在市区一所中学就读、过完暑假就要上初三的刘飞依然记得刚上初一时的苦恼。幸亏后来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刘飞顺利度过了那段黯淡的时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学生在初一时都经历过一段短暂的“黑暗期”。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孩子出现这种问题呢?市十二中副校长陈一认为,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中小学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小学侧重于学生的素质和特长培养,取消了升学考试;而初中的学习节奏明显加快、知识难度明显提高,而且升学的压力骤然加大,从初一开始就时时和中考“挂钩”。在这样的变化中,很多初一新生的学习方法和心理都难以适应,有的一下子失去了自信,产生了逃避、厌学的情绪。

陈一分析,初中和小学在学习方面最大的差别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点容量变大,学习的难度成倍提高;二是上课节奏变快,从几节课讲一个知识点到一节课讲几个知识点,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三是初中学科的关联性增强,知识内容很多从具象转变为抽象,对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等综合能力要求提高。

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小学已开设课程的基础上,初一增加了政治、生物、历史、地理等课程,初二、初三还增加了物理、化学,而且每门课程的内容都趋向专门化和系统化。

同时,由于初中课程增多,难度提高,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初中阶段的学习是系统的,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对于这些变化,陈一认为,从小学升入中学是个重要的“转型期”。在学习方法上,学生要有更强的抽象概括能力,小学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太适用。此外,初中在学习负担上也增加了许多。对于这些学习上的“突变”,初一新生如果不能及时自我调整,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改变相应的学习方法,就会出现学习上的落伍。

提前做好学习上的准备

初中和小学的变化如此之大,未雨绸缪就显得尤为重要。抓住小学毕业这个暑假,针对课程、学习方法上的变化提前作出应对,对初一新生实现顺利过渡很有帮助。

那么,该如何应对学习上的变化呢?许昌实验中学的刘小娜老师给出了建议。“要做好预习和规划。从目前来看,应该利用暑假时间,预习新学期的课本知识,在脑海中对知识结构、兴趣点和难点作一下梳理,以便快速适应新学期的学习节奏。”刘小娜提出,准初中生要培养综合思维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建立错题集、总结解题模板等。此外,科目的增加,也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将升入初中的学生可以给自己制订一个学习计划,每天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在每一门功课的预习过程中做好笔记,学会在学习每一个章节后总结知识点,另外可以做一些配套练习题,便于更好地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刘小娜特别强调了习惯的重要性。“中学较小学来说,学习的科目增多、内容庞杂、难度提高,要想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她说,在这个暑假,准初中生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看看一节课要讲什么内容,提前列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心理健康同样要引起重视。市区一家大型课外教育机构的张老师遇到过不少参加课外培训的学生。孩子在小学学习挺优秀,但到了初中,学习跟不上了,性情也变得让家长感到陌生。“小学到初中,转变太‘陡’,孩子从小小少年转变成青少年,加上课业压力骤增,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张老师说,“部分孩子会走向极端,要么是彻底封闭自我,要么是彻底‘管不住了’。”她认为,说初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危险期”一点儿也不为过,家长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初中三年,在知识上环环相扣,学生在初一的基础如果打得不牢,到了初二、初三就会感觉很吃力。张老师建议,准初中生应该从这个暑假开始对自己的学业有个长远的规划。家长也要跟着孩子“升级”。对出现“症状”的孩子,家长要冷静,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因为孩子的成长总会有烦恼和阵痛,不管怎样都要接纳孩子,尊重孩子渴望平等的要求。

对于心理健康,陈一老师还建议,在这个过渡的假期,家长要把孩子当成成年人去看待,要让他们学会自理、学会承担一定的责任。家长要从“全包”改为“放手”,从“命令”转为“商量”,从“要求”变为“建议”,善于利用孩子的“成人情结”,给他们展示、露脸、“主事”的机会。陈一说:“家长要充分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心,并让孩子以成人的姿态,去应对生活中的一些难题,去处理与小伙伴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孩子快速融入新的学校、新的集体、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