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养生

天热注意护心 给心脏“消消暑”

主讲专家: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程国平

□本报记者 马晓非 文/图

心脏也会热出病

“天气炎热的时候,临床上接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会增多,最常见的是高温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血压不稳定、心律失常等。”程国平对记者说。

高温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不是偶然的。天气持续炎热,会使全身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皮肤血管的血流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3到5倍。这就会使心脏本身的供血量减少,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心肌容易缺血,会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心慌等症状。

天气炎热时,人们的交感神经兴奋,容易激动,情绪不稳定,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心肌耗氧量增加。这就会使部分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如果短时间内缓解,一般不会出现心肌梗死。但如果超过30分钟,就会诱发心肌梗死,造成严重后果。

高温天气,人们容易出汗,如果不经常喝水,体内水分就会不足,从而导致血液黏度增高,血液流动不畅,容易出现心肌缺血,从而诱发心肌梗死。

适当运动,及时补充水分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养心、护心的好方法。为了在天气炎热时预防心脏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适当运动、及时补充水分、坚持清淡饮食等。”程国平对记者说。

心脏病患者在夏季也不能放弃锻炼,不运动会导致心血管功能失调,引起肌无力,进而造成心脏功能减退。但是,运动不能过量,要注意循序渐进。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凉爽的时候,不要在炎热的中午锻炼身体,否则会适得其反。每周锻炼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慢跑、游泳等方式。

天气炎热时,人们出汗较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脱水,导致血液黏度增高,严重时可能会诱发心肌梗死。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渴了才喝水,要多喝凉开水,也可以喝一些淡盐水。睡前半小时、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都可以喝一些凉开水。如果有条件,可以常喝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既可以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

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饭菜不宜过咸,食盐摄入过多会使血压升高。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当吃一些瘦肉、鱼类,尽量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和高脂肪食物,不要暴饮暴食。

同时,要做到起居有序,中午要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天气炎热时,做好防暑措施,外出时准备好遮阳伞、遮阳帽、水、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

胸痛、胸闷或是心脏病前兆

心脏病发作时,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症状。胸痛、胸闷、心慌等,都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兆。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

胸痛或有压迫感。“心脏病有多种表现,常见症状是胸痛,这种疼痛主要发生于胸骨后,还伴有胸闷、胸部有压迫感、颈部有紧缩感。除此之外,还会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等。”程国平告诉记者。有些患者可能将此与胃炎混淆,耽误了治疗时间。如果胸痛、胸闷的感觉不是在饭后出现,或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症状,并且还伴有恶心、呕吐等,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有些心脏病患者除了胸痛、胸闷等常见的症状外,还会出现呼吸急促、喘不过气等症状。静坐几分钟后,呼吸似乎可以恢复正常,但当重新走动时,喘息就会又开始。出现这种情况,也要考虑患心脏病的可能性。

使用空调要得当

天气炎热,空调房里凉爽、舒适,人们都喜欢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但是,使用空调要得当,以免使心脏“吃不消”,诱发心肌梗死等。

“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从低温的空调房到高温的室外,血管会突然扩张;从高温的室外进入低温的空调房,血管又会突然收缩。血管这样不断地扩张、收缩,会导致血压波动大,一旦引起血管壁上的斑块破裂、脱落,就会诱发心肌梗死。这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程国平对记者说。

进入空调房之前,要擦干身上的汗。使用空调时,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温度不要过低,以24℃到27℃为宜,最好不要低于20℃。开空调的房间要定时开窗换气,一天开窗通风2到3次,晚上睡觉尽量不要通宵开空调。

此外,心血管疾病患者喝冰镇饮料也容易对心脏造成伤害,尤其是在刚刚运动之后。天气炎热时,人体的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喝冷饮会引起全身血管立即收缩,血压突然升高,容易突发心肌梗死、心绞痛等。

每到夏季,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会有所增多。心血管对气温变化非常敏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都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夏季,受到环境、饮食习惯、生活作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8月1日,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程国平告诉记者,在天气炎热的季节,一定要注意保护心脏,给心脏“消消暑”,及时补充水分,适当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坚持清淡饮食,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