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喝茶的习惯,每天喝两三杯茶,对于清油解腻、防衰老有一定的帮助。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茶叶越陈越香,喝老茶、存老茶受到许多爱茶人士的追捧。但是,你在买茶叶时习惯看包装上的保质期吗?许多人疑惑:茶叶存放了好几年,还能喝吗?日前,记者走访市内几家茶叶店获悉,茶叶保质期跟茶叶品种有关,茶叶能不能喝主要看保存情况。
怎么辨别茶叶的保质期
通常,我们说的“过期”是指超过产品包装上印的保质期。在市区一家茶叶店,记者查看了几款茶叶的包装,茶叶罐子和包装袋上面都清楚地印着茶叶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在绿茶、黄茶的包装上,印的保质期一般是18个月;红茶和乌龙茶的包装上印的保质期为2年或3年;黑茶、普洱茶、白茶、陈皮普洱的包装上,基本上都印着类似“保质期:在适当的条件下可长期保存”的字样。
茶叶店负责人表示:“茶叶包装上印的‘适当条件’一般是避光、干燥的环境。同时,在保存的过程中,要不定期查看茶叶的状况。”
许多人会问,过期的茶叶还能喝吗?资深茶艺师建议大家,为了保证茶叶的最佳口感,最好在其保质期内喝完。但是,保证茶叶口感关键在于保存,保存不好的茶叶即使没过保质期也可能变质。所以,茶叶过期与变质并不能画等号。
如何判断茶叶变质
保存茶叶要注意干燥、密封、避光、阴凉。如果茶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不管是否过保质期,都不能喝了。
茶叶明显变色。据茶艺师介绍,茶叶存放时间长,颜色变深是正常的。比如,白茶存放5年左右,颜色会从杏黄色变成深黄色再成红褐色,但茶汤一直都是透亮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茶汤不仅颜色变深,而且还出现暗褐色,不透亮,这样的茶叶就是变质了。
茶叶出现异味。茶叶有很强的吸附性,如果跟有异味的东西放在一起,或者放进冰箱之前没有密封好,很容易串味儿。
茶叶出现变软、霉变的情况。据悉,茶叶最佳的含水率是3%至5%,含水率如果超过7%,就很容易受潮、发霉。正常的茶叶摸起来是干的,容易折断。如果茶叶摸起来发软,感觉湿湿的,或闻起来有霉味儿,那么肯定是变质了,不能冲泡饮用了。
可以长期存放的几款茶叶
据了解,业内公认的几款适合长期存放的茶叶是白茶、黑茶、乌龙茶、普洱茶。而绿茶一般不建议长期保存。
好的老茶一定是纯净、无异味儿的,更不会出现返潮、霉变的现象,否则再贵也不能喝。
白茶不炒不揉,用日晒的方式制成,在存放的过程中,会缓慢发酵和转化,存放3年后就会有明显的变化,再继续存放,白茶的香气会从清新转为浓郁,也会越来越甜醇。
乌龙茶里的铁观音和岩茶适合长期存放。乌龙茶需在特别的环境中存放,陈年的乌龙茶呈褐色,汤色深,滋味绵甜甘醇。
老黑茶如六堡茶、千两茶,经过陈放,比新茶的滋味更柔和,带有陈香。
普洱茶只要存放得当,转化的空间很大。陈年的普洱茶汤色红浓,汤感稠厚而顺滑,滋味丰富而有层次感。
新茶喝的是鲜味儿,老茶喝的是醇味儿。不是所有的茶叶都适合存放成老茶,也并非所有的老茶都能喝、都好喝,茶叶一定要在良好的条件下储存,才有品饮的价值。如果经过辨别,茶叶已经变质,不管是否在保质期内,都不能喝了。如果对茶叶的品质判断没有把握,一定要在保质期内喝完,这样不仅保障茶叶的安全性,同时也是茶叶最佳的品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