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牢记医者初心 不负生命重托

——献给第二届“中国医师节”

□本报记者 马晓非

无影灯下的全神贯注、挽救生命的义无反顾、灾难面前的临危不惧、跨越国界的大爱无疆……如果人世间真的有奇迹,那一定有医者创造的。

8月19日,全国卫生健康工作者将迎来他们的节日——第二届“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弘扬崇高精神,聚力健康中国”。

“设立‘中国医师节’,就是让全社会不要忘记医师这个群体,不要忘记他们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这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医务人员的深切关怀,也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8月12日,许昌市卫健委主任印庆跃激动地对记者说。

长期以来,我市广大医务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怀揣着“治病救人”的初心,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奋力推进“健康许昌”建设,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技术发展、普及健康理念、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赞誉。

敬佑生命,是他们永恒的信仰。生命大于天,这5个字深深刻在每一名医者心中。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医生面对的是生命,生命无价。敬佑生命的信仰像阳光一样,照亮了医者前进的道路,让他们无所畏惧。

“非典”肆虐时,许昌市中心医院呼吸危重症科主任段天林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与患者“零距离”接触,使我市实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20世纪70年代,面对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襄城县颍回镇建设街乡村医生程忠杰研制药物并反复试服。一次试服剂量过大,他呕吐严重。家人说:“你不要命了?”他却笑着说:“为了乡亲们的安全,冒点儿险值得。”

救死扶伤,是他们神圣的使命。每一次遇到需要帮助的患者,医生的本能就是伸出援手。在他们眼中,医生就要竭尽全力,挽救患者生命、解除患者痛苦、多为患者着想。他们不敢也不能忘记肩负的使命,唯有全力以赴。

每次使用听诊器前,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郭明拴都会先用手将其焐热。从医几十年来,他没有让一名患者接触到冰凉的听诊器。救死扶伤也从来不分地点、不分时间。火车上,一名乘客突然身体不适,许昌市人民医院介入科主任黄迁祥迅速赶到事发车厢救援,使其转危为安。

甘于奉献,是他们无悔的誓言。没有医生的默默奉献,何来千万患者的健康平安?穿上白大衣,这些平凡的医者似乎便成了不知疲倦的“超人”,废寝忘食,舍己为人。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想过惬意的生活。然而,他们清楚,选择了做医生,就选择了奉献。

从医30多年来,许昌市建安医院心境障碍一科主任邢秀娟受过太多旁人看不见的委屈,被患者打一拳、踢一脚,早已是家常便饭,可她从未后悔。禹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王现召每天穿着20多公斤重的铅衣做手术,繁重的工作导致他颈椎、腰椎都出现了问题,他却说:“只要患者能减轻痛苦,这不算什么。”

大爱无疆,是他们宽广的胸怀。大爱,不只是无私,还是对天下苍生的守护。在他们面前,患者不分性别、年龄、贫富、国籍……他们要做的,就是一心守护患者的健康。

许昌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张秀珍曾在非洲开展2年多的援助工作,克服当地恶劣自然环境带来的种种困难,带领医疗队员接诊患者11万余人次,开展手术3000余例,抢救急危重患者500余人次。许昌明仁中医院院长卢明仁热心公益事业,坚持为困难患者免费施药、免费治病、赠送路费,还经常举办各种义诊活动。

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师者,甘于奉献,大爱无疆。以上这些医者只是我市千千万万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代表,也正是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医者撑起了我市群众的“健康保护伞”。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对更高水平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需要每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尊医重卫,人人有责。只有医生有尊严,生命才有尊严。尊重医生必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印庆跃表示,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就是保护和发展医疗卫生生产力,要做到精神上鼓励、工作上帮助、事业上支持、生活上保障,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创造条件让医务工作者安心、放心、舒心地从事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

人的一生要经历“生老病死”,其中任何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医务工作者。在第二个“中国医师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向医者致敬,也让我们与医者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