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峡 文/图
6月14日,对于许昌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刘振玉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她带领她的团队,顺利完成了3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填补了该院在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方面的空白。
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间的微创疗法,医生要凭借扎实的血管解剖知识,在血管造影机的引导下,将导管送到病灶位置。治疗时,刘振玉需要将导管在血管里精准穿行大约1.5米。这短短的1.5米,却是生与死之间的距离。医生不仅要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精神高度集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不言而喻。治疗要在有辐射的血管造影机的引导下进行,医生要穿上20多公斤重的防护铅衣。可看起来柔弱文静的刘振玉一次次完成了“心”突破,将该院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推上一个新高度。
多年前,刘振玉就前往北京协和医院参加全国培训,取得器械置入诊疗资格,但囿于该院设备和场地所限,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一直未开展。随着该院新建门诊病房综合楼的启用,以及飞利浦新一代大型落地式C型臂机的就位,再次进修归来的刘振玉,带领其团队成功开展了各项介入手术。
今年7月,刘振玉成功完成该院首例永久性心脏双腔起搏器(DDDR)植入手术,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成功植入一名“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Ⅳ级” 患者体内。
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刘振玉精湛的医疗技术,为广大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