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小娟 通讯员 赵市伟 魏泽森)8月14日上午,记者从魏都区人民法院召开的“依法维护金融秩序,合力打造诚信社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该法院不断创新执行工作机制,通过重新规整执行团队、持续开展涉金融案件集中执行行动、设立涉案财产处置“快车道”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促涉金融案件有效执结,截至目前实际执结364起,执行到位金额1.12亿元。
受各种因素影响,魏都区人民法院涉金融执行案件逐年递增。据统计,今年1至8月初,该法院新接收涉金融执行案件832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76起,增幅达225%。“这些案件大多数执行难度大,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部分被执行人或缺乏执行能力,或自觉履行债务观念淡薄,或有意逃避还贷;二是金融机构办理业务时没有设立财产担保、签订合同不严格等。”该法院副院长邵淑静说。
为维护金融秩序,破解涉金融案件“执行难”,该法院不断创新执行工作机制,以内设机构改革为基础,以执行案件类型和案件归属地为标准,打破之前低效率、粗放型执行模式,重新规整执行团队,将执行局划分为5个执行大队和2个执行团队,并成立集约办理执行事务中心,实行扁平化管理,由执行局领导带头办案。
在常规执行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该法院每周选择一批重点涉金融案件开展集中执行活动,分批次解决未结金融案件和长期终本金融案件,不让有非分之想的借款人有可乘之机。8月9日,该法院开展了一次大型涉金融案件集中执行行动,共拘传被执行人25名,拘留3名,督促25名主动履行了义务,执行到位金额260余万元。
对于有查封、抵押财产的涉金融执行案件,该法院全部纳入执行“快车道”,交由大要案执行大队统一办理,立即进入财产处置程序。为加快财产处置进程,该法院与评估机构对接,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将涉房产评估时间由过去的至少一个半月缩短为半个月。
“下一步,我们将主动适应金融执行新常态,建立常态化的涉金融案件专项执行机制,公正稳妥执行各类涉金融案件,为金融业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该法院执行局负责人藏东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