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董全磊 通讯员 刘皓 周涛)人民公安为人民。8月14日,记者从许昌市公安局获悉,我市公安机关一名民警成功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239毫升。这些造血干细胞已被送往湖南省,用于救助一名白血病患者。
这名民警叫王亚非,今年33岁,是长葛市公安局犯罪侦查大队的青年民警,干警察这一行刚满10年,从2015年开始每年固定献血2次。“从小父母就教育我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当这次挽救他人生命的机会出现时,我告诉自己不能错过,况且这与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也是一致的。”8月14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王亚非说。在他看来,他的人生因这次捐献变得更有意义了。
据王亚非介绍,发生在去年的一件事对他触动很大。2018年年初,他一位同事的女儿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通过同事的经历,真切体会到白血病对一个家庭造成的巨大影响,也了解到只要有合适的造血干细胞,这种病是可以治的。2018年5月,借助一次献血的契机,他申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5月9日,他接到河南省红十字会的通知,得知自己与湖南省的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他当即表示,愿意无偿捐献。
王亚非告诉记者,捐献之前,他和家人有过些许担心。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他得知适量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后,担心就随之消除了。他了解到,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骨髓中栖息着大量的造血干细胞,但平时只有约5%的造血干细胞参与造血活动,制造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所需的血细胞,而另外95%的造血干细胞则处于静止休眠和备战状态。当因捐献造血干细胞而使工作中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时,处于休眠和备战状态的造血干细胞会马上活跃起来参加造血活动。
担心消除后,王亚非开始加紧锻炼身体,增加营养,为捐献进行准备。8月9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经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医护人员从其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后,再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其体内。通过这种方式,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239毫升。“也没啥异样的感觉,就是觉得有点儿累。”回忆当时的情况,王亚非说。
据悉,王亚非是全国第8704例、河南省第773例、许昌市第36例、长葛市第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对他的这一善举,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河南省红十字会专门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接受捐献者也专门写信向他表示感谢。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凡年龄在18周岁至45周岁、符合无偿献血条件、有过一次献血经历的爱心群众,均可在采血点报名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