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民
去年以来,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我市结对帮扶淅川县,重点从推动产业发展、开展劳务合作、加强人才支援、支持基础建设、开展业务交流等方面,分类施策,精准扶贫。8月19日至23日,对口帮扶任务为开展劳务合作和培训支持的市人社局,组织我市果树种植类、家政服务类师资力量,带着20余家企业的招聘信息,赴淅川县开展技能培训和专场招聘活动,以就业扶贫为抓手,开展更积极、更主动的“造血式”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扶贫的重要指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是我们党对人民的政治承诺,也是对人社部门的动员令。笔者认为,就业扶贫,只有出实招儿,方能见实效。
就业扶贫,要做好精准施策。掌握了贫困人员的真实情况和具体需求,就业扶贫才能具有针对性,扶贫工作自然事倍功半。因此,就业扶贫首要的任务就是精准识别,摸清贫困劳动力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和就业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服务。各级人社部门要与各地扶贫办加强信息对接,掌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中的劳动力基本信息,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数据比对等,对贫困劳动力信息进行再调查、再识别、再核实,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采取分类指导的方法,为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免费就业服务。
就业扶贫,要积极创新思路。人社部门要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因地制宜,促进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针对贫困劳动力更愿意在家门口就业的实际情况,人社部门可以通过扶贫车间、社区工厂等就业扶贫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就业扶贫载体吸纳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发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脱贫的示范效应,大力支持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扶一个、带一片”;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将新增和腾退的公益性岗位重点用于安置贫困劳动力,并积极协调林业、交通等部门进一步统筹公益性岗位资源,开发养路、护林、护草、生态管护等就业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补齐就业扶贫最后的“短板”。
就业扶贫,要重视劳务协作。实践证明,劳务输出是增加收入的有效办法。开展扶贫劳务协作,是提升劳务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手段。人社部门要依托扶贫协作机制,利用政策优势、信息优势,积极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推进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劳务协作,把就业扶贫做实、做细、做好,做到贫困户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