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准军事化训练、科技探究、野外生存、手工制作、爱国主义、礼仪、心理、感恩教育,防火、防灾、急救安全教育等20多个学科,学生们在体验中学习,受益匪浅。
在这里,学生们积极参与,勇于展示,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快乐释放自我,全面健康成长……
这就是许昌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它是我市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一年多来,它秉持“社会认可、家长放心、教师满意、学生欢迎”的办学方向,已成为我市中小学校课堂教学延伸的有效载体,更是我市中小学生“内心向往”的地方。
近日,记者走进该基地,近距离感受这所校外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的独特魅力……
硬件一流 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许昌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位于许昌市建安区蒋李集镇南部。基地园区布局合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整个基地占地110余亩 (其中劳动生产用地40余亩),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6名,其中教员22名(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6名,占教员总人数的72%),教员专业性强、教官体能、军事技能过硬,是一支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发展潜力大的精英团队。
基地建有功能厅面积1260平方米,内设12个标准功能室,两栋标准化的学生宿舍楼,占地面积3900平方米,建有400平方米的学生厕所,1栋建筑面积约1400平方米的高标准学生餐厅,可同时容纳1000多名学生就餐。一栋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综合性办公大楼。基地建有200米标准化塑胶跑道、综合类运动场、拓展训练区、植物认识园等,此外,还配备有高清晰视频监控系统、大电子屏幕和高优质音响设备以及可供学生才艺展示的大型灯光舞台。
基地精选课程有准军事化训练、科技认识、野外生存训练、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用语、礼仪、安全教育、感恩教育、青春期教育、叛逆期教育、手工制作、防火、防灾、急救等20多个学科。每期按5个工作日安排课程。学生在基地训练期间,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和全日制教学。
“‘实践为主、劳动创新、拓宽知识、提高能力’是我们的办学目标。”该基地负责人马宗会说,“促进学生成长是我们基地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丰富的教育内容、规范的服务管理、安全的工作保障、高质量的活动效果,培养学生的勇敢坚强和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主动适应社会,认知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运行高效
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这是一个校园环境优美、办学理念先进、管理科学规范、设施日臻完善的实践育人场所。”记者在基地转了一圈,参观了一个个精心设计的体验课程,看到了学生们在基地留影中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忍不住感叹道。
资料显示,该基地于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按照当年的计划安排,市直及魏都区实验学校、东城区学校、开发区学校和示范区学校等学校的五、六、七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共16768名学生进驻基地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基地运行期间,参与活动的学生每期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人,车辆接送安全有序,课程安排科学合理,项目体验张弛有度,基地运行规范高效。
“从管理上来说,我们基地一方面通过强化‘四个着力’:着力抓管理,促规范有序;着力抓队伍,促后劲十足;着力抓安全,促和谐稳定;着力抓质量,促持续发展。”马宗会介绍说,“一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大量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和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探究、学会创造!”
学生们离开学校,离开父母,在将近一周的时间里,吃住在基地。在这里,老师和教官紧密配合,军事训练有苦有乐,精彩课程紧凑有趣,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一周的时间很快结束了,不少受训学生说:“教官,我们不想走,能不能再训练几天?”有的班主任说:“返校后,受训学生也便于管理了。”有的家长说:“几天时间虽短,但明显感觉孩子变了,懂得了感恩,学会了自理,像换了个人似的。”
师生和家长的话语最有说服力。实践证明,基地已成为我市学校课堂教学延伸的有效载体,成为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中小学生内心向往的地方。
课程优质
给学生精彩人生体验
“同学们就像一只只出笼的小鸟,在基地丰富多彩的课程里度过了快乐而充实的一周。”2018年4月,市毓秀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作为许昌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的首批学员,进行一周的综合实践教育活动。活动结束后,该校负责人在总结汇报时动情地说。
别样的基地生活,多彩的体验课程,让孩子们记忆深刻,终生难忘。市毓秀路小学五(1)班的卢展羽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以为离开妈妈一周会哭鼻子的,没想到基地的每节课都让我陶醉,最惊讶的是经过教官的军训,我竟然像军人一样能够准时起床了!该校五(7)班的“美食大王”李宁则对基地的饭菜啧啧称赞,还感谢伙房的叔叔阿姨那么细心,每当训练渴得口干舌燥时,总有盛好的绿豆汤等着大家一饮而尽。“老师,我能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了!”这是在家号称“小皇帝”的刘展希在自豪地宣布自己的战绩。
军事训练能够让自己成为自理自立的男子汉;攀岩教会大家突破自我,挑战勇气;队列训练培养团队意识;科技体验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手工编织考验灵巧与细心;消防逃生模拟演练教会大家逃生技能……事实上,基地20多项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不是无中生有,而是通过大量的考察学习,进行精密设计,并根据年级不同细心甄选,科学搭配,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第二课堂,更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延伸,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及核心素养培养至关重要。
爱国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科普教育、劳动教育……在基地里,学生们通过军事训练、礼仪讲座、感恩教育、消防逃生演练、交通模拟架势、手工编制、VR科技体验等一系列体验课程,在活动现场亲身看到、听到、触摸到、体验到。这样的课程教学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效衔接、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德、智、体、美、劳在实践活动中相互渗透,让学生收获精彩人生体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共同努力
打造学生健康成长乐园
2017年10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新时代新形势,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2017年12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定全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统一要求,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全省统一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并确定我市作为全省先期开展考录模式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两个地级市(许昌市、濮阳市)之一,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2018年4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河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将作为中招录取的重要参考,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思想认识的大提高,就没有工作的大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延伸,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措施。而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许昌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正是能满足青少年学生社会化发展需要,并为其提供综合实践教育服务的综合性校外教育机构。它是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中非常重要且特殊的一类,是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建设和发展起来的。
“作为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校外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我们责任重大,我们也充满信心。”马宗会说,“我们深知,基地教育教学质量是基地的口碑、形象和声誉,更是基地的生命线。只有扼住教育质量的咽喉,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才能保障基地健康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首先要发挥优势,做好常规运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其次,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努力完善。在加强软件、硬件建设方面,不断充实更新实践活动方面的设备器材,同时,建立一支有活力、肯钻研、求上进、敢创新的教官队伍。”
马宗会表示,基地要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丰富活动内容,把握时代脉搏、突出自身特色,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预案,落实安全责任制,使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任、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每期实践活动结束后,应及时交流总结活动情况,提升工作成效。另外,继续加强实践基地之间的经验交流,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队伍素质、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强化实践感悟,让学生从心底有参与感、成就感、幸福感、获得感。
“实践长才干,活动育新人。”基地给广大中小学生搭建了快乐参与、勇于展示、放飞梦想的平台,为发展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课堂;学生对基地充满了期待和渴望,期待基地有丰富的活动项目,渴望在实践活动中拓宽视野、磨炼意志,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相信在大家的不懈努力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区教体局和各学校的大力支持、通力合作下,在基地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许昌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一定会越办越好,成为学生们“内心向往”的健康成长乐园!
(本版图片由许昌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