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吃烧烤成为一种饮食时尚。尤其是在城市,一到晚上,美食街的烧烤摊儿一个挨着一个,烤串、烤鱼、烤鸡翅……引得人们垂涎欲滴。说到这儿,倒让我想起儿时的烧烤。
我的孩提时代正值20世纪70年代。八九月间,地里的秋庄稼还未到收获的时候,大人们盼望着早日收割。殊不知,漫山遍野将要成熟的秋庄稼,是孩子们眼中难得的美食。
好不容易挨到放学,我和几个小伙伴一合计,便挎着篮子下地了。割满一篮子青草后,我们开始了“烧烤行动”。
先说烤玉米。
烤玉米的制作过程其实很简单。找一块较平整的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坑,砌一个斜坡。坑挖好后将事先掰下来的玉米一个挨一个摆好,记住不要剥皮。然后,开始烧火。烤玉米为什么不剥皮?因为剥了皮,在烤制的过程中玉米表面很快就会烤煳,可玉米还没熟,根本没法吃。带着皮烤,在烤制的过程中产生的热气被外皮包裹着散不出去,正好利用高温将玉米烤熟。烤制不大一会儿,一股浓浓的甜香味儿便扑鼻而来,引得人不停地吞口水。再烤一会儿,我们迅速将火灭掉,迫不及待地抓拿起一个烤好的玉米,也顾不得烫手,三下五除二剥下外皮,狠狠地咬上一口,哇!香、甜、软、糯。那一刻,仿佛任何人间美味也难与之媲美。
吃饱了,我们赶紧将现场打扫干净,将挖的坑填好,将剥下的玉米皮和啃剩下的玉米棒子丢进河里。那些玉米可是从生产队的地里偷偷掰下的,如果被大人发现了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收拾完一切,我们挎着草篮,心满意足地回家。
接着说烧豆子。
烧豆子比烤玉米还要简单。薅几棵果实累累的豆秧,在野地里点上一堆火,将豆秧架起来在火上烧烤,待豆颗和豆荚完全脱离,将大火扑灭,接着用炭灰将豆颗埋起来。炭灰冷却后,用衣服将炭灰扇去,所有人围成一圈,开始捡拾烧熟的豆子吃,一边吃还一边开玩笑。豆子上沾满了炭灰,虽然捡拾的时候顺势在手里搓了一下,可吃着吃着一个个嘴唇周围弄得黑乎乎的,跟长了胡子一样,有的弄得脸上也都是。于是,我们相互指着,取笑对方。
烧豆子不是小孩子的专利,大人们也乐此不疲。收割豆子的间歇,几个大人凑在一起,随手薅几棵豆秧烧烧,打打牙祭尝尝鲜。不过,若遇生产队长心情不好会批评的。毕竟庄稼是集体的,怎么能随意“糟蹋”。
最后说说烤红薯。
烤红薯较烤玉米、烧豆子要复杂一点。选择一块平地挖一个圆坑,然后再挖一个通道烧火用。坑挖好后弄一些较硬的土块沿着坑的四周向上摆成金字塔状,接着开始烧火。要用大火烧,直到把土块烧得黑里发红。之后将明火退去,将事先偷偷从地里扒出的红薯一个个填进坑里。红薯不能选择太大的,大了不容易烤熟。将几乎烧成炭的土块打落进坑内,压在红薯上面,再用土把坑给封严实了。距离红薯烧熟还有一段时间,小孩子天生爱动,那就玩游戏,骑马打仗、斗鸡、摔跤……一个一个地来。玩出了汗,再一头扎进河里畅游一番。玩够了也游痛快了,红薯也熟了。扒开覆盖的封土,一股浓香扑鼻而来,口水也随之流了出来。我们取出烤好的红薯,冷却一会儿,也顾不得扒皮便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儿,我们的小肚子便一个个鼓起来。吃饱了,我们迅速清理现场,背起草篮,唱着《我是公社小社员》打道回府。
那时候,无论是烤玉米、烧豆子还是烤红薯,最重要的是将现场清理干净,尽量别让人发现。因为那时土地都归集体所有,庄稼也都是集体的,是不允许私自占有的,更不要说“偷”了。一旦被发现,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后果都很严重。
如今,夜市的烧烤摊儿也有烤玉米、烤红薯,可吃起来不是当年那个味儿。过去,无论是玉米、豆子还是红薯,吃起来都是那么香甜可口。有时我想,要是能再次回到童年,那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