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痴心环卫终不悔

——记市环卫处清扫一队副队长王落菲

王湛菲(左一)在市区湖滨路和该路段的环卫工人一起冲刷道牙和路面。

“城市美容师”是人们对环卫工作者的美好称呼。他们用勤劳开启城市的黎明,用质朴收获城市的夜晚,用双手清扫城市的每一条道路,用汗水迎接城市的春夏秋冬。

王湛菲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也是我市环卫一线不多见的“本地年轻人”。退伍后,王湛菲放弃别人眼中体面的工作,选择了环卫这一行。自此,他每天与垃圾打交道,尽管又脏又累,但他乐此不疲,无怨无悔,用一腔赤诚,为城市的干净、美丽默默奉献着青春。

自从事环卫工作以来,由于成绩突出,王湛菲连年被许昌市城管局评为“先进工作者”,连年被许昌市环卫处评为“先进个人”,并先后获得“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技术能手”“许昌市优秀市民”等称号。

干一行爱一行

巧干实干成“能手”

“如今,我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是部队对我的培养让我深刻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轰轰烈烈,不在于飞黄腾达,而在于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9月5日,在市环卫处,记者见到了王湛菲,这位在环卫行业曾获得多项荣誉的年轻人。

王湛菲1988年出生,2007年12月入伍,在部队时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2009年光荣退伍。2013年12月,他考入市环卫处,成为一名垃圾清运车司机。由于工作认真、成绩突出,2015年6月,他被任命为市环卫处清扫一队副队长。

垃圾清运工作又苦又累,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干,但他不怕苦不怕累,对工作极度负责,而且肯动脑筋,能够做到巧干实干。工作中,他不但熟练掌握清扫车辆的驾驶技术,而且不断钻研清运流程及有关技术,对清运工作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大大提升了清运效率。“他干活不惜力、爱钻研,工作很出色,就连他开的清运车也总是被擦得锃亮。我们都打心眼儿里佩服他。”采访中,王湛菲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

见王湛菲工作踏实又爱钻研,市环卫处的领导又先后让他开扫地车、洒水车、大型洗扫车、高压冲洗车等,为王湛菲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没过多长时间,市环卫处里的各种清扫机械他都能熟练操作了。在市环卫处近年来举办的技能大比武中,王湛菲总是名列前茅,在800多名一线环卫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市环卫处有名的技术能手。

“扫地、清运、洒水等看似非常简单的活儿,其实都很有技巧。比如排扫地面,扫得干净不干净不仅要看力度够不够,还要看清扫工具是否合适。如果路面浮尘多,扫地时就要用些力量按压扫帚头,而且扫帚头须用加毛的。”提起清扫技巧,王湛菲侃侃而谈,“比如,冲刷人行道路面,一定要顺着砖缝冲;冲刷道牙处的积土和淤泥,要快速扇形冲刷……”

除在市环卫处近年来举办的技能大比武中名列前茅外,王湛菲还多次在省有关部门举办的技能大比武中获奖:2015年,河南省住建厅和省建设工会授予王湛菲“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王湛菲荣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道路机械化清扫第1名,被河南省人社厅、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不怕苦不怕累

率先垂范当“榜样”

“如果是行军打仗,一点点的马虎都有可能让自己或战友送命,更不能有畏难情绪,怕苦怕累。所以,我不允许自己在工作中有任何马虎,力争做到尽善尽美。”王湛菲说,三年的军营生活给了他一颗细腻而坚强的心。

2015年6月,王湛菲被任命为市环卫处清扫一队副队长后,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事事率先垂范,亲力亲为,为清扫一队400多名环卫工人树立了榜样。

清扫一队主要负责市区清潩河以西、京广铁路以东、天宝路以南、莲城大道以北范围内的道路卫生。王湛菲对自己的工作力求尽善尽美,对卫生质量抓得非常细,细得可以用“抠”来形容。每天6时,王湛菲就开始在路上奔忙,巡查道路清扫情况,并对每一条道路卫生状况进行考核。每到一个路段,他总是细心查看:哪里扫得不到位,他会安排人员及时清扫;有时候一时看不见环卫工人,他二话不说,拿起扫帚就扫;遇到沾到地上扫不掉的垃圾,他就蹲下身子,用手抠掉垃圾;每次清扫南顺河街亲水平台上的垃圾时,他都非常小心,唯恐垃圾掉进河里……

在王湛菲的严格要求和率先垂范下,清扫一队总能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为创文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除确保辖区路段干净整洁外,自2014年以来,在连续6年的除雪工作中,王湛菲勇于担当,带领清扫一队环卫工人,非常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除雪任务。

尤其是2015年冬天,全市突降大雪,凌晨5时,王湛菲接到紧急除雪命令。他迅速行动,带领同事们往洒水车上装融雪剂。由于长时间装融雪剂,他和同事们的鞋都湿透了。顶着刺骨的寒风,他和同事们分别到各主干道撒融雪剂,一直忙到次日1时。王湛菲看到同事们连续工作20个小时已经疲惫到了极点,出于安全考虑,就开车把同事们一一送回家中。送完同事,他到家已是2时多了。然而,凌晨4时,王湛菲的手机又响了,顾不上洗漱,他又到了除雪一线。

“工作中,他总是加班加点,任劳任怨。职工换班他不换,职工干活他帮忙,饿了就在外面小吃摊随便吃点,有时一忙就忘了吃早饭。今年4月,河南省总工会授予王湛菲‘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并于8月中旬再次下文,号召环卫系统向王湛菲学习。他是我们环卫处全体职工学习的好榜样。”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爱小家爱大家

勇于担当成“好人”

“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环卫工人的关爱,让我很感动。夏天,有人为环卫工人送水、送消暑物品;冬天,有人给环卫工人送棉衣等。因此,我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为社会做些事,以感谢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关爱。”王湛菲告诉记者。

环卫工人经常拾到钱包、身份证、驾驶证、钥匙等物品。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王湛菲就主动承担起寻找失主的责任。有时候,由于缺少失主信息,他就会像侦探一样去排查线索,直到找到失主。慢慢地,他在环卫工人的心目中又成了爱做好事的“好人”。

有一次,一位环卫工人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学生证、钱和火车票。通过学生证,王湛菲得知失主是在许昌学院上学的外地学生。他就到许昌学院寻找失主,最终通过该校网站获得失主信息。他很快和失主取得联系,将钱包还给失主。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前不久,王湛菲还通过网络,找到外地失主刘军,并将失物给失主寄去。

“我家住在魏都区灞陵街道办事处吴庄社区,离我们队负责的辖区有1.5公里。我天天早出晚归,有时候一连几天都见不着孩子的面。对于家人,我有些愧疚,也充满感动,因为家人都非常理解我,非常支持我的工作。”王湛菲说。

2018年1月,王湛菲连续三天三夜奋战在除雪一线。三天三夜未归,让王湛菲的妻子放心不下,就想到街上看看他。在市区八一路,当看到裤腿早已结冰的王湛菲正指挥除雪时,王湛菲的妻子强忍着泪水走到他身边说:“三天没见你有点儿不放心,来看看你。爸妈说家中都好,让你工作时注意身体。”忽然看见妻子出现在面前,王湛菲心里十分温暖,当得知家中一切安好后,他又很快投入除雪战斗中。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环卫一线工作的人员普遍年龄较大,有的家庭条件还不太好,而王湛菲是退伍军人,又这么年轻,为什么会选择这一职业呢?对此,他的一位同事悄悄告诉记者,王湛菲家经济条件很好,他是真心喜欢这一职业,这也正是大家敬佩他的原因。他走在街上,看到哪里有垃圾,就会不自觉地弯腰拾起;看到哪个环卫工人扫地不得要领,就会忍不住拿过扫帚耐心示范……

除了日常工作,他还是市环卫处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由于表现突出,2017年,王湛菲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许昌市优秀市民”称号。

“工作无贵贱,服务无止境,劳动最光荣。尤其是能为城市卫生出份力,能为创文作贡献,我觉得更加光荣和自豪!今后,我会再接再厉,为城市文明作出更大贡献。”面对荣誉,王湛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