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寇旭静
近年来,随着我市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市民越来越重视日常锻炼,无论是“占领”我市各公园、广场的广场舞、预防颈椎疾病的羽毛球,还是大家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运动步数的慢跑、散步,无不反映出市民对运动的热爱。那么,究竟哪些运动更受市民欢迎?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老年人热衷晨练
微风轻拂柳,白衣若行云。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市区德星路游园聚集了许多晨练的人,其中一群“白衣侠客”最引人注目,他们是太极拳爱好者。每天6时30分,他们会准时在游园里集合,拉筋热身之后就开始练习。除雨雪天外,他们从不缺席。
悠扬的乐曲缓缓响起,太极拳爱好者和着旋律,由静而动,起势、金刚捣碓、单鞭、云手……他们动作整齐,拳法绵长却又不失力度,一招一式似悠悠行云,如绵绵流水,给人以美的感受。 “我身体原本不太好,夏天容易中暑、冬天容易感冒。” 太极拳爱好者李素君笑着说,“刚接触到太极拳,觉得这项运动不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练习,一练就是三年,现在身体素质好了许多。”
“太极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不但内涵博大精深,养生又保健,而且适应性广泛,不受场地、时间、服装、器材及人群等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在市区许都广场上晨练的太极拳爱好者徐先生告诉记者。
除了太极拳外,一种名为“僵尸舞”的另类舞蹈在我市也悄然盛行,“笼络”了许多老年人。9月7日,记者在市区许都广场看到,20余名市民正伴随着音乐踏步走动,手臂时而扬起落下,时而左右摆动,肩膀不停地上耸下压……其间不断有人加入。
队伍中的刘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她听朋友介绍后开始跳这种舞,后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已风靡“广场舞界”。“我有颈椎病,自从跳了僵尸舞以后感觉好多了,而且还减了不少体重。”刘女士说。
“僵尸舞”快乐而又有活力,是不是人人都适合跳呢?据我市某骨科医生介绍,“僵尸舞”是一种有氧运动,对人体颈椎、肩周、膝关节等有一定锻炼效果。但他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宜跳舞时间过长;老人在踏步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安全,以免摔跤骨折。
跑步、瑜伽受“上班族”青睐
对于广大市民来说,秋季是颇为重要的健身季节。秋季昼夜温差比较大,运动有助于提升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容易适应进入冬季后的气候变化。
9月8日傍晚,记者在我市一些游园看到许多市民正在慢跑。35岁的赵宇是我市一所学校的体育老师。入秋后,他每天都会沿着清潩河畔慢跑。赵宇告诉记者,慢跑不仅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健美。
长跑爱好者张丽娜告诉记者,优良的空气质量、宜居的城市环境、功能齐全的健身设备让许多市民爱上了户外运动。“白露过后我市天气渐凉,非常适合运动,除了跑步之外,瑜伽也是我喜欢的运动方式之一。”张丽娜说,“这个时节我和伙伴们经常在户外练习瑜伽。”
健身讲究多 运动要科学
秋季登高望远是我市部分市民的一项爱好。“周末天气不错,有没有想要一起登山锻炼的朋友?”昨天一早,市民季先生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不一会儿就得到许多朋友的响应,纷纷表示愿意组队一起外出登山。“这个季节登山可以欣赏秋景,还能放松心情,增强体质,可谓一举多得。”季先生的朋友纷纷留言。
市区某健身工作室健身教练大双提醒市民:对体弱者而言,爬山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秋季健身也不一定非要到户外,健身房内的动感单车、跑步机、台阶机等也都适合秋季健身,但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强度,防止损伤。大双说:“运动前,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要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选择,比如慢跑要做好腿部膝关节的热身;游泳则不仅要活动下肢、手臂,肩关节的热身也很重要。活动时间长短和内容可以因人而异,一般做到身体微微发热比较好。运动的幅度、强度都要适当,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