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培钦
在2019河南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上,河南黄河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集团)榜上有名。
这家以生产人造金刚石单晶和聚晶为主业的企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小厂发展为集科研、生产、贸易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其骨干企业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旋风)于1998年上市,成为全国超硬材料行业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实施人才战略 助力转型升级
随着国内新一轮改革大潮的涌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在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前,黄河集团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动转型升级。黄河集团按照“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完善超硬材料产业链,并与智能制造相融合,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求发展。
黄河集团以“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建立健全人才吸引、聚集、培养和使用等机制,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完善人力资源结构。
每年,黄河集团都会参加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郑州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场招聘会。
黄河集团还通过国家外专局、省外专局,从德国、日本、意大利、印度、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等10余个国家,以及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引进高、中级职称专家496人,其中博士22人,行业著名专家21人。
以环境吸引人,以政策激励人,创条件培育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引才、育才,大批高科技人才不断地涌入“黄河”。
走专业化道路 拉长产业链
走专业化道路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
黄河集团围绕主业拉长产业链,向产品上下游拓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主业专业化、品牌化和系列化,提高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目前,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黄河集团以国际化的视野瞄准行业技术前沿,注重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先进企业加强合作,先后与德国科士达公司、美国Elwood公司、吉林大学和长沙矿院等30多家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黄河集团骨干企业黄河旋风在大颗粒人造金刚石合成、超硬材料聚晶复合片切割、研磨等前沿领域居领先地位。黄河旋风在国内首次破解了超硬材料合成过程中高温、高压条件下各类数据的在线测量技术难题,自主开发出在线分析、采集方法,填补了我国金刚石成核机理数据支撑的空白。
通过对大单晶金刚石合成技术集中攻关,黄河旋风先后自主研发出温度和压力精密测控、晶体快速生长、多颗粒大单晶同时生长等5项关键核心技术。黄河旋风培育出目前国内最大的10mm的宝石级大单晶金刚石,其综合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人造大尺寸金刚石单晶在超高压领域和钻石行业应用的空白,代表了现阶段国内的最高水平。
弘扬企业文化 履行社会职责
黄河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黄河”企业文化理念的形成贯穿于企业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提炼出来的。
创业之初,为了抓住时代机遇,促进企业发展,黄河集团提出了“五为”的发展宗旨。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黄河集团又总结提炼出“实干创造未来”的企业精神、“振兴民族超硬材料工业”的企业使命、“冲击世界超硬材料及制品领域第一强”的企业愿景,以及“用‘黄河人’的品质铸就旋风产品的品质”的核心价值观。这些洋溢着时代气息、独具“黄河”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的提出,让黄河集团明确了奋斗目标,树立了企业形象,提高了职工素质,优化了管理模式,有力保障了企业和谐稳定、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勇担企业社会责任,黄河集团提出“一保国家税收,二保员工工资,三保企业发展”的责任文化。在企业发展的同时,黄河集团“富而思源”,积极履行责任,真诚回报社会。黄河集团捐助“希望工程”,为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捐款,捐资修建农村道路、资助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等方面的资金累计约1.68亿元。同时,黄河集团不断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间接带动近20万人就业,赢得了社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