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鄢陵县陶城镇南孙庄村村民孙兰武心里一直美滋滋的,原来,不久前,在孙庄村“红白理事会”的主持下,他稳稳妥妥地给儿子办了婚事,终于完成了家里的一桩大喜事。
“我儿子结婚彩礼钱花了几万元,而且都给小两口买成了家电和家具,办婚宴也只花了9000多元。要按以前的风俗办,彩礼最少十几万元,婚宴最少得花1.5万元。这样算来,真是省了很多钱。”孙兰武非常开心地告诉记者,自己顺利办好儿子的结婚大事,跟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有着直接关系。
前几年,受奢侈攀比之风的影响,农村婚俗日渐变味,不管家庭能否承受得起,都要大操大办,彩礼更是水涨船高。陶城镇也曾盛行过“天价彩礼”,少则十几万元,多则二三十万元,农民苦不堪言。为抵制天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今年年初,陶城镇27个行政村相继成立了“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村里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群众信得过的人为成员,并由老党员、村组干部、老教师、群众代表等组成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承办婚丧嫁娶的监督、调解和服务工作。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章程和红白事操办规定,引导村民不盲目攀比、不铺张浪费。
为从源头上遏制哄抬彩礼行为,该镇对“红娘”进行登记管理,并组织法规培训,培训合格后颁发证书,严格要求“红娘”持证上岗,不哄不骗实打实。
“我们规定红白事的宴请标准为,喜事花费2万元左右,丧事控制在1.5万元左右。”陶城镇南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孙学军介绍,“村民办红白事,必须遵守规定,不能大操大办,每桌标准为300元左右。有了明文规定后,有效刹住了攀比风。”
“自成立红白理事会以来,村民婚丧嫁娶照章办事,开始时虽然觉得有些不体面、不排场,但是很快就乐意接受了,而且深切地体会到了照章办事的实惠。”孙学军表示。
同时,该镇还将移风易俗具体事项和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宣传栏、村广播、微信群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深刻认识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截至目前,红白理事会共为村民承办红白喜事230余场,“婚丧从简、孝养礼葬”在陶城镇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