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身边,这个手拿课本的小男孩儿就是我。”9月19日,在襄城县毛主席视察纪念馆采访时,白发苍苍的李八七指着一张黑白照片对记者说。这位老人就是毛主席视察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李八七。
“李八七”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有故事。确实,这名字有着不寻常的来历。
李八七,原名李深义,襄城县十里铺镇小张庄村民,一位普通的退休干部,一个因伟人视察而一生受影响的人。
“毛主席视察那年我10岁,正上小学二年级。”李八七娓娓道来。那时不像现在有暑假,即使在三伏天学校也照常上课。当年8月6日晚,李八七在村头的一棵大树下睡觉。凌晨时分,生产队队长领着一群人开始整修村里的道路。迷迷糊糊中,他听到有人议论第二天有领导到小张庄视察。
当时,襄城县是全国闻名的烟叶生产基地,几乎每天都有外省市的人员来学习,甚至苏联专家也曾到此观摩。因此,李八七和很多村民一样,对即将有领导来并未太留意。
当年8月7日一早,李八七像往常一样到校上课。9时25分,正在上算术课的李八七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呼喊:“毛主席来了!”老师闻言立即停课,并把教室内主席像前摆放的三朵鲜花取下来分给李八七和其他两名同学,随后便带着学生们一齐向毛主席所在的地方跑去。
“跑过去时,我腋下还夹着算术课本。”李八七回忆,当时毛泽东正坐在一个帆布棚子下休息,聚拢过去的人已经很多了,李八七和几名同学挤上前献花。毛泽东高兴地接过花朵,和他们一一握手,同时看到了李八七腋下夹着的课本。毛泽东把课本要了过去,并拍着他的头亲切地询问学习情况,并勉励他和同学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啊!”
“毛泽东同志视察结束后,我就把名字由李深义改为李八七!”李八七说,伟人的一句“好好学习”,激励了他一辈子。
“穿上绿军装,保卫祖国边疆,是我的愿望。”1965年年底,李八七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黑龙江某部服役。李八七训练认真,事事带头,后来被提拔为干部当了排长。李八七见过毛主席的事情传开后,他成了连队的名人。但他一点不张扬,每天和战士们一起苦练杀敌本领。
1969年3月,李八七随部队开赴前线,参加了珍宝岛自卫还击战,在作战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受到部队的嘉奖。
李八七1979年退伍后回到襄城县,先后在城关镇、王洛镇从事基层工作,抓农业生产、烟叶种植、村镇规划。他全身心投入工作,用自己20年的最美年华,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处处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利益为先的情怀。2002年,他在襄城县建设局退休。
退休后,他来到了毛主席视察纪念馆,义务讲解毛主席视察襄城时的一些感人故事。对他的“老故事”,听众都非常感兴趣,特别是一些孩子常常把他围在中间,追问当年的情景。李八七乐此不疲,一遍遍地讲当年的故事。
李八七说:“我要在有生之年,当好一名义务讲解员,让毛主席在襄城这片土地上播撒的红色种子,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