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春秋楼

我和我的祖国

□钱永广

1969年国庆节,新中国成立20周年时,在一个叫孙庄生产队的地方,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我的父亲特别高兴,特地向邻居借了几块钱,从集市买回来几斤猪肉和几条鱼,犒劳我的母亲。大家聚在一起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欢迎我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因为我出生在国庆节,每当有人问我的生日时,我总会自豪地说:“新中国的生日——国庆节,就是我的生日!”

我8岁时走进了村东头的小学,第一节语文课老师教我们的是《我爱北京天安门》。老师深情地说:“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心脏。”那一刻,我对首都北京充满了崇敬,禁不住用双手一遍遍抚摸印在书上的天安门画像,恨不得能插上翅膀立即飞到北京。

我10岁时,正值新中国成立30周年。国庆节那天,我跟着二哥,拖着板车,从老家步行,去50里外的县城看望伯父。在伯父家的墙上,我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地图。从此,我知道了祖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而鸡正好是我的属相。我不禁暗想,除了我的生日外,原来我和我的祖国还有另一个相亲相似的地方。

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当时,土地承包到户已有几年,我家略有余钱。国庆节前,父亲从县城抱回来一台“飞跃”牌黑白电视机,引得整个村子的人都来围观。为了看电视,常常是天刚擦黑,邻里乡亲便蜂拥而至。那一年国庆节,通过电视转播,我看到了天安门广场上雄壮的阅兵式。军人的飒爽英姿,激荡起了我的从军梦。后来,我真的成了一名身着戎装的共和国军人。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当兵,我告诉他:“国庆节是我的生日,我是为祖国而生的!”

新中国成立40周年的时候,我有了心中的恋人。我们相约,如果结婚,我们的婚期就定在国庆节。1995年国庆节,我们怀着美好的愿望结婚了。婚礼一结束,我们就一起登上了驶往北京的火车。当火车驶过黄河大桥时 ,我第一次近距离地和母亲河接触,仿佛听见了祖国奔腾不息向前进的号角声。在故宫,在长城,在天安门,我重新认识了一个国家的过去和未来,不禁心潮澎湃。晚上回到宾馆,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坐上飞机,俯瞰祖国的大好河山。那一刻,我感到即使在梦中,我和我的祖国也从未分离。

1999年12月,澳门回归。沉浸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喜庆中,我满含深情地写了一篇《回家了,澳门》,并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征文比赛。后来,我有幸得了一等奖,这是我第一次在全国性征文比赛中获奖。我想我的这篇文章能够获奖,并不是我的文字有多优美,而是因为我对祖国有真挚而强烈的爱。

弹指一挥间,如今新中国迎来了70岁生日。几年前,我已脱下军装回到地方工作。虽然我脱下了军装,可我想对祖国母亲深情地说:“以前我保卫您,今后我要建设您。祖国,我是为您而生的,我会把一生献给您,永远热爱您,和您永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