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军
7月16日,中国气象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郑州召开第八次省部合作会议,签署共建“乡村振兴气象保障示范省”合作协议。气象与民生息息相关,气象工作是民生工作、政治工作,也是科技工作。省长陈润儿指出,共建乡村振兴气象保障示范省是气象部门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的实际行动,全省各级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以更大的责任担当,齐心协力抓好共建事项的全面落实。全市气象部门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推进气象现代化高质量提供保障,共同谱写中原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乡村振兴离不开气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着重就河南乡村振兴提出了要求。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农业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农村美不美,都有气象工作发挥作用的广阔天地。乡村振兴离不开气象,气象服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文章可做,大有可为之处。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农业是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产业,农民是最易受到气象灾害威胁的群体。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更高、需求更迫切。实施乡村振兴一系列战略任务,许多与气象工作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气象部门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
抓实抓好气象为农服务
全市气象部门要切实把气象为农服务摆在优先位置,推动项目、资源、人才逐步向气象为农服务、向基层农村倾斜,稳步解决气象为农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匹配、不充分、不可持续的问题。坚持以需求引领发展导向。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夯实气象为农服务的发展基础,提高智慧化水平,构建多元化供给格局,充分发挥气象在乡村振兴中的趋利和避害作用。坚持开放融合的发展途径。健全气象为农服务体制机制,强化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协同配合,加强气象与各部门的有效联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形成气象为农服务发展合力。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始终坚持建立完善有利于激发气象为农服务发展活力的部门内部体制机制,始终坚持建设有利于气象为农服务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
全市气象部门要以新一轮省部合作协议的签署为抓手,以推进农业气象观测体系更完备、服务产品更优良、服务机制更灵活为目标,构建便捷、高效、针对性强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适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要求,以推进农村气象信息发布更精准、传播更广泛、风险防范更有效为目标,全面提升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综合能力;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更科学、农村生态保护支撑更有力,充分发挥气象在乡村绿色发展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和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先导作用;适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坚持气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探索形成气象扶贫特色服务模式。
服务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
创新发展智慧气象,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服务能力。推进高标准粮田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围绕现代农业由产量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变的要求,强化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农业保险服务等服务,拓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农业仓储等新型气象服务;发展基于长期气候预测、与农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为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供优质气象服务。围绕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联合农业部门创建许昌市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逐步建成烟草、花木、中草药等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发展智慧气象为农服务。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建设农业气象大数据平台、业务平台和服务平台,优化现有气象为农服务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展基于位置的平台自动定制和实现基于用户分类的交互式、差异化、专业化农业服务,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气象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
服务防灾减灾和平安乡村建设
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综合防灾新理念,提升农村气象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基础灾情信息库,编制分灾种、精细化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制度,规范预警信号发布的内容和形式。建成县、乡、村三级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农村气象科普,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壮大气象防灾减灾社会组织。推进乡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全覆盖,实现乡村气象预警信息精准到人,提升乡村气象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持续开展农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服务农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气象保障绿色发展能力。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等区划工作,塑造中国(地理)气候标志系列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构建多种优质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制定农产品品质气象条件的评价标准,积极推进以政府为引导的农产品气候认证工作。结合实施国家中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建立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服务体系,强化农村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气象保障服务。开展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加快发展山区旅游、水利风景区旅游、河湖湿地观光等产业,引导山区因地制宜发展沟域经济。服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开发农业生态产品,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
服务精准脱贫攻坚战
坚持气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切实发挥气象服务在贫困县脱贫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过程中“趋利避害、减灾增收”的独特作用,助力产业扶贫、项目扶贫、信息扶贫等。抓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降低因灾致贫、因灾返贫风险。充分挖掘气候资源,服务特色扶贫产业发展。
(作者系许昌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