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养生

医生不抛弃不放弃患者昏迷一年多苏醒

霍晓峰用爱心与耐心为患者服务

卧床昏迷一年多,当张先生醒来开口说话时,他80多岁的老母亲不禁喜极而泣。老太太不停地对医护人员说着“谢谢”,感谢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回想一年多的救治过程,作为张先生的管床医生,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主治医师霍晓峰感慨万千:“这是医学上的奇迹,这个奇迹是由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创造的。”

2018年6月,张先生在北京出差时突发脑出血,在当地做完手术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医生告诉家属,张先生的性命是保住了,但究竟能不能苏醒、什么时候苏醒并不确定。住院3周左右,家人将患者转入了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

“患者入院时处于恶病质状态,深度昏迷,气管已经切开,脑部有积水,存在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等,情况可以说是一团糟。”10月11日,霍晓峰对记者说,“无论如何,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经过认真研究,霍晓峰最终确定了“以稳定脑功能为基础,积极纠正各种并发症”的诊疗方案,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一丝不苟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全身心投入到救治中去。

入院前3个月,虽然患者病情趋于稳定,但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无论对于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家属,那段时间是“备受煎熬的”。其间,患者家属产生过放弃的想法,但霍晓峰耐心与其沟通,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皇天不负有心人。入院3个月后,情况终于有了转机:从使用吸痰器到可以自主咳痰,从持续高热到体温趋于稳定,从使用鼻饲管到可以经口食用半流质食物……这些可喜的变化让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倍感欣慰,也看到了希望。

不久前的一天早上,霍晓峰像往常一样来到张先生的病房查房,惊奇地发现张先生的手动了一下。霍晓峰用手轻轻掐张先生的腿部,问他疼不疼,张先生竟然轻声说“疼”,并用手摸了摸被掐的部位。

这是张先生自去年患病以来说的第一句话。当时,张先生的家属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霍晓峰和该科医护人员也难以掩饰内心的喜悦,显得异常兴奋。这一个“疼”字,让他们等了太久,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太多。目前,张先生已经可以与人进行语言交流,也可以正常进食。

张先生的母亲感激地说:“真没有想到我儿子还能醒过来。太感谢霍医生了,感谢每一名医护人员。他们非常负责任,还经常安慰我、鼓励我。要是没有他们,真不敢想象会是啥结果。”

“每一次抢救的成功,都是整个医护团队团结协作的结果。努力未必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面对生命,我们绝不会轻言放弃。”霍晓峰坚定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