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春秋楼

◎在文心秋水中徜徉

《文心秋水》是文心先生新近出版的一本诗集,洋洋洒洒356首诗,跨越32年,像诗歌的海洋,徜徉其中,可见波光粼粼、千帆鼓浪,可谓气象万千,读后教人无限感佩、无限嗟叹。 心路回望

《文心秋水》以一条心路贯穿始终,从孩童至壮年,脉络清晰,可观诗人的一路奋斗不息、一往无前。诗人说:“30多年的回放,300多个跳动的光点,对我亦还是恍如昨日,亦还能激起我情感的涟漪。所以,我决意回头看看,看看我前行时的背影,以证实我面前或和煦或刺眼的阳光。”是的,人,尤其有地位、有知识的人,是必须经常回头看看的。看看过往的脚印与背影,看看过往的喜悦与愁苦,看看过往的人与事,看看过往的风景……

徜徉在《文心秋水》中,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进《我家的小院》:“三间房的宽度/五间房的长度/六间旧屋挤在一起/无奈于这七月的热/墙壁是砖与坯的混合/剥落与修复是许多的补丁/没有碑文的记载/却是无数的苦/大门嵌在墙的断处/相依为命的是一棵枣树/风到树知/大门/不知周游了多少飘摇的国度/门旁是鸡笼鸭舍/像满身苔藓的小庙/清新而简陋/不过,她早已沉睡/苏醒/只在鸡叫的时候/屋檐下插满生锈的洋钉/是避风的黑手/拉着草筛/竹笆/刷子和衣物/一件件都是灰脸秃噜/就是这样/鸡笼似的小院/住着一对夫妇/五个儿子/还有两个新娶的媳妇/失意是常穿的衣/热望是每晚必点的灯……”

接着,诗人走出自家的小院,一路高歌猛进:公社读高中,省会读大学,留校当教授,杂志社任主编……后转省直单位,由科级干部做起,升任正厅级干部。这条长长的心路走来,有多少艰难困苦,有多少涩酸辛辣,只有诗人自己知晓。如今,诗人来到了汉魏故都许昌。许昌是什么样的地方?从诗人的压卷之作《许君以昌》中我们便可以找到答案,在这里不再赘述。

丝丝忧伤

忧伤与诗歌,就像双生子。我国著名诗人李季曾这样说:“没有忧伤,就没有诗歌。”看来,忧伤是诗歌的本性。

忧伤,不能理解为忧愁、忧恨、忧愤。忧伤是情,是诗人的一种情感、一种怀念、一种追忆。有位中国哲人曾做过一个统计,古今中外近万首诗歌中,90%以上的诗歌都有忧伤的成分。比如王昌龄的佳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面上看慷慨激昂,细细品味却不难发现里面有淡淡的忧伤。再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面上看诗人对国家一片丹心,宁愿赴死,可他是多么渴望能够奋起抵御外侮啊!这不是诗人的无奈和忧伤吗?还有人人熟知的“乡愁”,是人们对故乡的忧愁、忧恨、忧愤吗?非也!“乡愁”中的“愁”,是对故乡的怀念、回望、追忆,是对故乡的一种牵挂。

《文心秋水》中的不少诗歌都带着淡淡的忧伤。诗人在《自我咏叹》中写道:“我忧郁地坐着思考/一个没有形体的东西/心不停地震颤/终究跳不进别人的视野/我无名无利/我门可罗雀/倒不是/因此显得孤寂/钟子期死掉了/我伤感/迷离/不愿再/制造概念的木乃伊/我二十五岁的忧愤/别人/因为年轻/已开始/孕育新的个体/我空空地看空空的天/冷月快要落去/这个世界哦/我/慢踱理性的清闲/偷偷地/喝尽最后一滴茶水/或者胖/或者瘦/或者权为充饥/这淡然的自我的湖泊/有白条儿游动/却镶嵌在无人的山区/我隐约地想说/智者/会走入偏僻……”

《我应该收获许多》中也弥漫着淡淡的忧伤:“我应该收获许多/最终却一无所得/我不知该怎么压迫自己/在肩头放上书笈/斗室里散步多么无聊/痴目窗外雨撩树梢/我生来就是为着闪电的一瞬/可现在只好长驻烟云。”这种忧伤蔓延到《自嘲》中:“世道无径人如织/江河有流鱼逆行/我自但坐夕阳下/不评人鱼两无情。”

就像诗人自己说的:“一路走来,人生之实践历程、感悟历程、奉献历程大体统一,尽力,有怨,无悔矣!”虽然有淡淡的忧伤,却无悔。这样就足够了。

激昂向上

激昂向上是诗歌的常态。如果诗歌没有激昂之情,人们读之何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就该激励人们向上奋进的啊!

我国古代激昂向上的诗歌非常多。像刘邦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气势磅礴,催人奋进。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还有岳飞的《题青泥市壁》:“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贞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当然,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沁园春·雪》更是家喻户晓。

《文心秋水》中的诗歌大多都是激昂向上、催人奋进的。诗人在《无畏》中写道:“踏破天地一口锅/喜摘群星夹菜馍/寂寥无事找吴刚/同去太阳烤烤火/宙斯贡献橄榄油/上帝见面把头磕/无畏原是通天路/青春火焰照冥漠。”如《沂水》:“凭窗沂水/依岸芳翠/目送晚霞/心生葳蕤/炎黄肇基/孔孟化绥/人生如斯/一梦不回。”还有《天山》:“盛世游历不问路/寸心迷花意难返/小子今日来此地/方知世界叫大千。”

在《文心秋水》后记中,诗人这样说:“为了反映每一时期的真我,在已选定的诗稿中,除了对个别字词错讹的修改,以及因为‘上街穿衣’必须回避些什么外,我是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正因如此,用现今的眼光看,许多诗都带有时代、年龄、学识、地位、环境的痕迹,或幼稚可笑,或虚妄过时,或不知所云。可这正是我的初衷所在。我不愿让今天的思想把过去的感觉剥离得面目全非或似是而非。”

是的,回望是人的本能。仕途中、人世间,人人都会不时回望一下过往。因为时间的印痕是不可抹去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