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母亲因病住院了。病房,相信是许多人都不愿去的地方。在医院,我曾听一个女人叹道:“宁愿两口子天天打架,也不愿来住病房。”又听一个男的叹道:“宁愿蹲监,也不愿来这里熬煎。”哎!病房,这处处充满了疼痛、焦灼、郁闷的地方。然而,陪母亲住院那几天,我感到病房里常有温暖和人性的光辉照射进来,实在让人欣慰。
那天,办完入院手续,护士把母亲安排到一个大病房,里面有六张病床,已经住进了四位病人。伺候母亲上了病床,护士为她输上液,已是中午。我去医院餐厅打来卤面和汤,用塑料袋提着来到病房,才发现没有带碗,打来的饭没有地方盛,吃都没法吃。
我正在犯难,一个挺漂亮的小姑娘递过来两个崭新的黄色大铁碗,笑着说:“先用着吧。”我接过碗,连声道谢。我把饭倒进碗里,又发现没有筷子,后悔买饭的时候没有拿双筷子过来。正在犯难,旁边病床上一个年轻媳妇递过来一双没有开封的筷子,说:“先用这个吧。”我接过筷子,又连声道谢。
吃罢饭,病房里的人开始聊天儿。我这才知道东边病床上那位老人已经90多岁了,负责在这里照顾她的那几个年轻人是她的孙子。其中一个年轻人说:“父辈们年纪都大了,我们就多跑跑。”人们惊叹着,向他们投去敬佩的目光。要知道,孙子能来陪床实在难得。
西边病床上躺着的是个50多岁的男子,听说他胸腔里有积液,犯病时很疼。来照顾他的是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女儿还带着她几个月大的孩子。小娃娃在另外一张没人的病床上躺着睡觉,一会儿醒来了,母亲抱起她,是个很可爱的孩子。患病的男子禁不住伸手逗着小孩子玩。
南边病床上是个年轻媳妇,穿着一身浅蓝色睡衣,长得很好看。听说她患的是胃病,来陪护的是她年轻的丈夫,一个高高大大很帅的男子。男子很细心地用勺子喂那年轻媳妇吃饭、吃水果,让人感到恩爱夫妻的幸福和融洽。
另外一张病床上躺着的是个瘦弱的老头,来看护陪床的也是他的两个女儿,两个看起来很健壮的女子。协助医生给父亲医治过,两个女儿就拿出手机,给父亲放不知谁发过来的折子戏听。大概那老头是个戏迷,听得很高兴。
第二天,西边病床上那个中年男子的陪护换成了一个青年男子,他细心地给病人打来饭,陪他上卫生间,隔一会儿问一下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还以为他是中年男子的儿子,一问原来是他的女婿。人们都夸这个女婿真不错,青年男子有点儿害羞地说:“我媳妇要照看孩子,孩子小她不方便来,我就来了。”一连几天,都是女婿在照看岳父。
南边病床上年轻媳妇的陪护则换成了她的婆婆,看起来很通情达理的一个女人。我们聊天儿聊得很投机,我夸道:“你媳妇长得真好看。”婆婆看着媳妇说:“嗯,就是挺好看的。”说得媳妇有些害羞了,自觉说起年纪轻轻患胃病的原因来。
我的母亲一般由姐姐们陪护,她们任劳任怨,也是挺不容易的。
几天过去了,同一病房的病人相继出院了。那一天,我恰巧碰见西边病床上的中年男子出院,他的两个女儿拿着这样那样的东西,女婿抱着孩子,我真诚地说:“我帮你们把东西拿下去吧。”他们客气地道谢,眼睛里充满了感激之情。而我,眼前闪现的是那两个崭新的黄色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