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国内外经济环境将对就业带来深刻影响,也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劳动者素质提出新的要求。10月12日,《许昌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方案》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明确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笔者认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重在突出一个“实”字。
要结合实际,大规模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方案》提出“要大规模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技工教育的重要职能和历史使命。为实现这一目标,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在解决“培训谁”和“谁来培训”两个问题上下功夫。在“培训谁”的问题上,有关部门要深入企业,找准需要提升工作能力的企业职工和面临转岗转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同时,要兼顾需提升就业能力的“两后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以及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在“谁来培训”的问题上,有关部门要深摸细查,大胆创新,不但要调动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而且要鼓励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要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要使职业技能培训收到实效,必须解决好“培训什么”和“谁要培训”的问题。对于“谁要培训”的问题,有关部门可以建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项目发布机制,通过调研,动态集中发布各县(市、区)的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并要求各县(市、区)以目录为基础发布企业培训项目、院校培训项目和学徒培训项目。对于“培训什么”的问题,有关部门可以建立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内容开发机制,鼓励企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第三方培训服务企业开展合作,以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基础,开发培训资源,并采取购买开发成果和在线发布的方式,为培训单位提供具有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培训资源。“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基本要求。培训单位要将职业标准和目标企业的岗位规范,以及劳动者的学习诉求有机地纳入培训课程中,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