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晓敏 通讯员 黄秋红
“就在父亲的命被救回来的那一刻,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精心照顾父亲,让父亲好好度过有生之年,免得给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生遗憾。 ”近日,在长葛市建设路长葛市公安局家属院,提起自己的老父亲,张彦勇颇为深情地说。张彦勇是长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一名普通职工,他孝老爱亲的事迹早已在单位和家属院传遍。
2010年,张彦勇的父亲突患脑血管疾病,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虽保住了性命,但从此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让我们回家给父亲准备后事。我不甘心,又将父亲转院继续接受治疗,最终奇迹出现,父亲的命被救了回来。”张彦勇告诉记者。自此,张彦勇每天单位、家里两头跑,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父亲身上。
为了既能照顾好父亲又不耽误上班,每天早上5时半,张彦勇就早早起床。起床后,他给父亲穿衣、做饭、喂饭等。等忙完这一切后,他总是匆匆忙忙地吃几口饭,然后赶紧去上班。下班后,他赶紧回家给父亲翻身、擦身,然后为父亲做饭、喂饭……
“说实话,长期伺候病人是个苦差事,尤其是伺候像我父亲这样生活不能自理的瘫痪老人,更是难上加难。它考验的不仅是你的体力和精力,而且考验的是你的耐心和爱心。”张彦勇说,记得有一次,张彦勇刚为父亲洗完澡,换好干净的衣服,他的父亲就又把大便拉在了裤子上。看着满脸羞愧的父亲,张彦勇一边安慰父亲,一边给父亲擦洗收拾。等收拾完这一切,张彦勇累得满头大汗。生活中,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他早已习以为常。
夏天,怕父亲热睡不好觉,他为父亲买来风扇;冬天,怕父亲受凉,他灌上几个热水袋,放在父亲身边。每天晚上睡觉前,他为父亲洗脚、按摩,夜里就睡在父亲床边,每隔两个小时为父亲翻一次身、倒一次尿,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18年,张彦勇的母亲也患病瘫倒在床,当医生说治疗费用至少需要十几万元时,他的母亲十分难过。这个数字对于本不富裕的张彦勇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但是,张彦勇让母亲不用担心医疗费,一切由他来解决。他开始四处筹钱,还要每天上班、照顾父母,日子过得越发艰难。
平日里,张彦勇尽量省吃俭用,把省下的钱买点儿好吃的,给父母增加营养,并安慰父母安心养病。看着儿子越来越消瘦,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也常常嘱咐他多吃点儿,多穿点儿。父母的这一声声关心和嘱咐,让张彦勇心里很感动,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从2010年至今,9年时光里,为了照顾父母,张彦勇几乎推掉了所有的应酬和聚会。在他的精心护理下,他的父母每天都干干净净的,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
有人曾问张彦勇,你伺候父亲将近10年了,如今母亲又卧病在床,每天这么累,你怎么受得了啊?张彦勇说:“刚开始这么大的重担一下子压在我身上,我感觉天都塌了,不知道怎么办。可我明白,这是做儿子的责任和义务,再苦再累,我必须扛起来。而且我深深地明白,父母的陪伴是无价宝,只要有父母陪伴,再苦再累也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