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许继技工学校学生陈佳欣获全员化维修电工项目一等奖;在河南省2019年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中,我市安信家政、陶然养老院的参赛者取得优异成绩……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完善的人才储备是我市在全省甚至全国各类技能大赛上屡获佳绩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职业技能竞赛也成为我市培养和选拔优秀技能人才的“助推器”、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技能大赛的技术指标、评价标准等内容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趋势。一些规模、影响较大的技能大赛,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重要根源就在于与业界保持了密切的联系,能够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当前,各类技能大赛在竞赛内容上充满变化和挑战,对业界标准保持有效衔接,不论是理论考试还是实际操作,对选手的职业素养、理论水平、操作水平、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会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和技能培训机构不断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世界标准体系,促进我市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人才输出;同时,要求参赛选手具有高水平的职业素养,项目团队进行高质量的备赛。
技能大赛的形式在“赛”,而目标不止于“赛”。开展各种技能大赛,核心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重点是培养“大国工匠”。当前,我市正在全力打造“智造之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我们不仅要把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发展好,还要把它作为加强技能人才教育、选拔、培养的重要渠道,不断完善政策制度,构建起从惠及少数人的竞赛舞台到能使多数人学有所成的技能课堂的“绿色通道”。为此,职教院校和技能培训机构不能简单地将各类技能大赛的技术说明作为教学大纲,将比赛试题作为教学内容,将评分方案作为评价指标,而是要站位高远,建立“竞赛——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机制。各职教院校要从理念入手,丰富职业教育的内涵;从标准入手,检验学生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从而推动专业课程改革,实现竞赛带动技能人才培养。
在技能人才大有可为的今天,要通过各类技能大赛,检视我市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市场需求的差距,进一步推动人人参与其中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我市经济建设持续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