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养生

发生心梗 请立即拨打120

专家提醒,胸痛、胸闷20分钟未缓解,可能是心梗发作

(资料图片)

胸痛、胸闷20分钟,可能患了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所支配的心肌持续性缺血、缺氧,常常会危及生命。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明显上升,已经成为导致中青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心肌梗死大都是突然发生的,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都有先兆,但很多患者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急性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是胸痛、胸闷,有濒死感和压迫感。如果胸痛、胸闷持续20分钟还没有缓解,很有可能是患了急性心肌梗死。一般来说,症状超过10分钟没有缓解就要警惕了。”吴帆提醒,有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后更要高度重视,并立刻停止任何活动。

胸痛、胸闷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先呈现和最为明显的症状,而且常常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急性心肌梗死的不典型症状表现为右胸、下颌、颈部、牙齿、上肢及背部疼痛。

对于一些患有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而言,其胸痛、胸闷症状往往不明显,却会感到全身乏力、耳鸣、眼花、腹痛。此外,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慌、胸闷、气喘、低血压或晕厥,也要考虑到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出现呼吸、心搏骤停,及时做心肺复苏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4分钟内对患者做心肺复苏,可以为医生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吴帆提醒,“不过,做心脏复苏的前提是患者出现呼吸、心搏骤停。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呼吸、心搏骤停,做心肺复苏反而可能增加发生室速、室颤的风险。”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应立即将患者平卧,解开患者领口的扣子以透气,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自行移动患者。如果患者没有呼吸和心跳,需立即对患者做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做胸外按压时,将两手手指扣在一起,用掌根按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胸外按压的速度不要过快,以每分钟100次的速度为宜,按压的深度为5厘米左右。

每按压30次后,对患者吹两口气。做人工呼吸时,先确认患者口内没有异物再开始。要口对口吹气,吹两口气后继续做胸外按压。如此循环,直至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立即拨打120,不要自行去医院

如果怀疑自己得了急性心肌梗死,一定要及时拨打120,不要自行走路、坐公交车或开车去医院。

“有病了去医院是对的,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自行前往医院就诊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吴帆提醒。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各种轻微活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自行前往医院,来回走动,可能造成病情恶化,一旦发生呼吸、心搏骤停,很有可能错失良好的抢救时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最大限度地挽救缺血坏死的心肌,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吴帆说,“一般来讲,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20分钟内是治疗的最佳时间。此时进行有效治疗,恢复效果较好。超过这一时间段,抢救成功率将明显降低,患者的心脏功能也会严重受损。”

为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2017年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依托心血管内科和急救中心,联合介入科、导管室、胸心外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成立了胸痛中心,建立了多学科协作的救治机制,优化救治流程,缩短救治时间,让患者有更多生的希望。许昌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已经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认证,这标志着该中心在技术、服务、硬件建设等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建立三级救治网络,畅通“绿色通道”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不断升高的趋势,2017年,我市将“建立三级救治网络,打造中心城区半小时,市域范围2小时急危重症急救圈”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在全省率先提出以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两种病为切入点,统筹市、县、乡医疗救治资源,建成由1个救治中心、6个救治分中心、100个救治网点为主干的急危重症三级救治网络。

作为三级救治网络的市级中心,许昌市中心医院积极响应号召,强化心血管内科等胸痛中心相关科室的内涵建设,发挥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学科优势,畅通“绿色通道”,使胸痛中心流程进一步规范,救治水平进一步提升。三级救治网络的建立,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

吴帆表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也很重要。有些患者发病后不重视,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有些患者来到医院后,家属不了解病情或担心手术存在的风险,迟迟没有作出决定,从而错过了良好的治疗时机。

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120的寓意有两个: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发病后120分钟。11月15日,许昌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吴帆提醒,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如果能在120分钟内开通血管,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一旦怀疑自己患了急性心肌梗死,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不要自行前往医院。

主讲专家:许昌市中心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吴帆

□本报记者 马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