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一外”11年,光荣与梦想再启程

——写在许昌第一外国语实验小学建校11周年之际

“一外”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

师生在“一外”共享快乐时光

美丽的校园

多姿多彩的课外生活

集体朗读也是一道风景线

本报记者 松召峰 通讯员 孙杨

2008年,许昌实验小学老校长白中兴62岁,已经退休两年,一项新的任务压到了他的肩上,老骥伏枥,重启创业之旅;

2008年,22岁的冯瑶大学毕业,应聘到一所初建的学校,看到校园荒草丛生的场景,心里凉了半截,“不行就撤”,是她当时的想法;

2008年,吕嘉豪10岁,在家人的安排下转入了一所新学校,三年时光成了他记忆中的温暖,他铭记至今。

2008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很重要的年份,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盛世的繁华和民族的灾难集中出现在这一年,让它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这一年,许昌教育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许昌第一外国语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一外”)成立,退休老校长白中兴、应届毕业生冯瑶、懵懂孩童吕嘉豪在这一年、在这所学校产生了交集。

时间来到2019年,“一外”已经悄然走过了11个春秋,往昔的艰辛铸就了今日的荣光,昨日的奋进沉淀为如今的底气……

好校长:

带队伍,到城西,兴起一所新学校

今年是许昌实验小学建校60周年,而白中兴就与其结缘了55年。

1964年,18岁的白中兴从师范院校毕业分配至许昌实验小学工作;1984年,他走上了该校领导岗位,先后担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务。2008年,市教育局责成许昌实验小学创办许昌实验小学西校区,即今天的“一外”。彼时,白中兴已退休两年,但他依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学校的重托,开启了新的开拓之旅。

跟随白中兴一起来到新学校的还有现在“一外”的党支部书记李明及副校长张书坤、李德安等,他们组成了学校最初的班底。这个班底成了“一外”的“中流砥柱”,奠定了该校最初的根基。

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彼时的白中兴一行来说,创业的压力是巨大的。“一外”租用的校舍是一所经营不善而濒临倒闭的私立学校,校园墙壁斑驳、满目疮痍。然而,当时,距离开学只剩下40天时间,“一外”开始了“旧校换新颜大会战”,组织多家施工队同时施工,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学校的翻新。是年9月1日,一所焕然一新的学校呈现在了学生和家长的眼前。

学校“换颜”的同时,招生工作也在艰难推进中。一所位于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学校,要赢得家长的信赖还需要更多的一些说服力。 “当时大家都憋着一股子劲儿,一是要招来学生,二是必须要把学生教好。”当时负责招生工作的李明说。他们发动各种关系,到幼儿园讲发展蓝图,给家长展示师资力量,100名孩子,成了“一外”第一批学生。

学校还很弱,学生还很少,但发展的规划不能含糊。根据校情,“一外”开始实施“三五工程”的办学思路,即“加强五项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打造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战斗力,既有实干精神,又有创新能力的领导团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成一支相对稳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它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用严密严明的纪律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高雅优美的环境陶冶师生情操。“抓好五项工作”:抓好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抓好教学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抓好体、卫、艺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抓好后勤工作,为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提供优质服务;抓好安全工作,保障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突出五项特色”:突出小班化教育;突出养成教育;突出英语教学;突出特长教育;突出优质服务。

仅用短短三年,“一外”便实现满员。到了近年,每年的招生季,“一座难求”已经成了常态。

随着生源的增多,“一外”的校园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今的“一外”,树木葱茏、芳草萋萋,亭廊生辉、设施完备,处处充满了勃勃生机。该校先后多次被命名为“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民办教育质量特色创建先进单位”“河南省民办教育名片学校”“许昌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许昌市管理规范化学校”“许昌市素质教育示范校”“许昌市绿化先进单位”“许昌市园林单位”等,并受到省教育厅的奖励。老骥伏枥的白中兴校长也被评为“河南省民办中小学名校长”“河南省民办教育领军人物”。

好老师:

有爱心,敢担当,不负芳华为明天

学舞蹈出身的冯瑶,肢体语言丰富,在谈到“一外”、提起学生时她手势更多,动作与声音的顿挫之间,满满是对学校发展的骄傲。

然而,在2008年刚入职时,冯瑶却想过做“逃兵”:“我是我们学校招收的第一批老师之一,当时到的校园跟荒废了一样,满是杂草,刚进学校心就凉了半截,直打退堂鼓。”校园当年境况,冯瑶依然历历在目。

而“一外”有着神奇的魔力,让像冯瑶这样的年轻人,跟着白中兴校长一行,像拓荒者一样,开启了一所学校的壮丽发展历程。

7年后,当黄汶老师入职“一外”之时,她的感受已经与冯瑶当年“被劝退”的心情完全不同。初入“一外”的黄汶,对这所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彼此之间的良好关系颇为吃惊。在此之前,她曾在一所县级市的学校代课,那所学校生硬的管理方式和机械的工作内容,让她深感无趣,甚至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意义产生了怀疑。然而,在2015年加入“一外”后,她找到了做事业的感觉:“学校把每个老师、每名学生当作一个个生命个体去尊重,让人感觉温暖、有力量。”职业带来的自豪感和尊严感,让黄汶更加投入到工作当中,像那些老教师一样,焕发出了强烈的进取心,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

教师团队的激情充沛和无私奉献,来源于学校在强师德、练师能、暖师心方面的不懈追求。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在维护教师队伍的稳定方面,“一外”相对于公办学校,做出了更多的努力。“我们提倡‘老师爱学生是天职,学生爱老师是幸福’,但我们还提出‘班子成员爱老师’,并在专业成长、政治进步、生活关怀、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白中兴说。

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外”用制度去激励爱,用精神去引领爱,励师志、暖师心,让教师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日常工作当中。“教师的工作比较琐碎,校园又是相对封闭的空间,很容易让人产生职业倦怠感。不间断的反思,触及灵魂的体会,不断去捕捉生活的点滴幸福,才能保证工作的激情。”李明说,为了鼓励老师积极打捞教育生活中的感动,提升职业幸福感,激励他们更好成长,“一外”会定期举行“爱的小故事”征文比赛,让每个老师定期写“爱生心得”;从年级到学校,层层推荐,每月评出“爱生模范”,用制度和激励措施,让老师保持初心、感知幸福。

“一外”还深入教师当中,发现好人好事,树立榜样。每年的教师节,他们都会评出本校的“金杏坛奖”,其中专门设置“爱生奖”,奖励那些在爱学生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职工;每年的12月底,该校还会评选 “师德标兵”,并借机举行“师德标兵”演讲比赛,鼓励老师分享个人心得;不断完善班主任考核、奖励制度,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过程化管理,让班主任真正成为学生的“守护者”。

这些措施,在11年的传承中,逐步成立“一外”的“气场”,无声地影响、滋养着生活在其中的老师、学生。

对此,在“一外”工作了10年的张丽老师有着特别的感受。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她成了孩子们信赖的“老师妈妈”,让已经毕业的学生对她念念不忘。前一段时间,张丽接到一个毕业生妈妈的求助电话:“孩子进了初中,压力变大了,这两次考得不好,情绪低落,我们也劝不住。孩子一直很喜欢您,您能不能抽空帮我们开导开导?”这个毕业生是从张丽班里走出的一名优秀学生,目前就读于我市一所竞争压力比较大的初中。恰好,张丽与孩子住的小区相去不远,她便抽空经常找孩子聊天。在张丽持续的开导下,孩子安然度过了低落期,状态转向积极、乐观。“现在孩子还经常给我打电话,学习、生活上的琐事都给我说。这种被信任的感觉,挺幸福的。” 张丽笑着说。

冯瑶、张丽、黄汶……正是由他们组成的、坚守如一的、甘于奉献的、后劲十足的这样一支教师团队,构成了“一外”发展的基石,助推学校走向更好的明天,带领学生始终站在校园正中央。

好学生:

学知识,能自立,争做时代好少年

就读于西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吕嘉豪,依然忘不了在“一外”读书的那三年。“我是‘一外’的第一批学生之一,那三年的生活很充实、很快乐,还给我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吕嘉豪说。

2017年,吕嘉豪曾和同学一起去尼泊尔旅行。旅行中,吕嘉豪依靠良好的口语能力成为“随行翻译”,帮助同学避免了很多麻烦。得到同学的夸奖,吕嘉豪颇为自豪:“为啥同样是一所学校的同学,我却能给大家做‘翻译’?这与我良好的口语基础是分不开的,而这个基础就是在‘一外’打下的。”他还记得,在“一外”上学时,老师在英语教育中非常看重口语与书面语的结合,他的英语根基也由此打得很扎实,让他受惠至今。

如今,吕嘉豪的妹妹跟随哥哥的脚步,也在“一外”上学,吕嘉豪说:“放假的时候,我会偶尔接送妹妹。看到母校熟悉又陌生的校园,我很感慨,很感激,感谢她对我的三年培养,让我学会了自立,让我学会了去独立解决问题。”

如吕嘉豪所言,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一外”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能力。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外”高标准训练学生课堂常规、集会常规、出操常规、路队常规,班主任还会根据各自班级的情况设立“卫生小白鸽”“守纪小明星”“礼貌小榜样”“进步之星”等奖章,用以激励孩子。同时,该校老师还会利用班队活动时间,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每月主题,开展“好习惯伴我行”“整理真有趣”“我是自理小能手”“文明礼貌好榜样”等主题班会,并通过看动画、读儿歌、讲绘本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励学生提高自理能力、养成文明好习惯。

也是因为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外”吸引了更多孩子的到来。63岁的襄城县颍阳镇邢庙村村民张留安便是“一外”的“铁粉”。他的孙女从“一外”毕业后,目前在市七中读九年级,成绩优异,被家人寄予厚望。他的孙子也沿着姐姐的成长轨迹,成了“一外”四年级的一名学生。

张留安是非常注重家庭和教育的老者。当时,为了给孙子、孙女选择学校,他跑遍了许昌市区和襄城县的民办学校,最终,他被“一外”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管理所吸引,说服家人把孩子送到了这里。“开始,村上还有人说风凉话,说有钱‘烧’哩了,还把孩子送到许昌上,在哪儿上还不都一样?!”然而,当孩子在“一外”生活、学习一段时间后回到村里,乡亲们的口风就完全转了向。“你看看,这孩子送到好学校硬是不一样,恁小就这么懂礼貌,还会自己洗衣服,不简单!”

孩子的成长,让张留安“扬眉吐气”,也让他对“一外”充满了感情,他从河里捞出小鱼小虾,舍不得吃,收拾干净非要送给学校领导;地里的玉米、花生长成了,也想着要送给老师……这位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用最朴实的方式,给予“一外”特殊的“嘉奖”。

一首歌中唱道,“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从2008年到2019年,11年中的“一外”,有人到来,有人离开,而不变的是,白中兴带领的班子依然在坚守,“冯瑶们”依然每天激情满满,“吕嘉豪们”依然念叨着母校的好……老去的、长大的人,陪着11岁的、“正年轻”的“一外”,创造着、实现着新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