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小娟 通讯员 李丽萍 李同善
核心提示
70年,白驹过隙。70年,沧海桑田。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步伐,建安区人民法院也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70年来,建安区人民法院与城共进,以法为秤,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70年来,建安区人民法院辨善除恶不停,扶正惩邪不止,化解矛盾解纠纷,营造一方和谐与稳定。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该法院,探寻一代代“法院人”前进的足迹,感受他们公正司法的为民情怀和永不减退的奋斗激情。
■历史篇
1947年7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从当年12月14日夜里开始,在地处中原腹地的许昌发生了一场长达半年之久的战斗。经过六进五出的“拉锯式”争夺战,1948年6月7日,许昌这座历史名城终于回到人民手中。
人民当家作主,司法保驾护航。1949年,许昌县民主政府设立司法科,统筹履行审判职能。1952年,许昌县民主政府司法科撤销,许昌县人民法院正式成立,肩负起了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1960年6月,许昌县建制撤销,划归许昌市,许昌县人民法院并入许昌市人民法院合署办公;
1961年10月,许昌县建制恢复,县、市法院分离,许昌县人民法院办公地搬迁至文庙前街。1985年,该法院又搬迁至许昌市新许路137号。2014年6月,该法院再次整体搬迁至许昌县新城区魏庄街8号。
2017年3月,许昌市宣布撤销许昌县,设立建安区。许昌县人民法院更名为建安区人民法院。
一路走来,历经名称变更、场所变迁,在历史进程和人民呼声中,建安区人民法院不断发展壮大。
从建院之初仅有7人,到如今编制120人;从年办案不足百起,到现在全年办案近万起;从寥寥机构、简要规定,到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制度体系……70年,建安区人民法院由初生走向成熟。
这离不开一代代前辈们不懈的奋斗。亓寿田、齐群道、李合玉、王寅章、张文钊、周松岭、王申亭、李铁龙、邢良峰……是他们,带领法院干警创造了从一纸空白到满纸风采的发展史;是他们,在法治道路上留下铿锵足音!
■成就篇
当年的小院落,如今已变成气势恢宏的审判大楼;昔日审判法庭里简陋的小桌、方凳,变成了宽敞庄严的法台法椅;曾经的大檐帽和肩章,演化成现今更能体现法官职业特色的法袍和法徽……但永恒不变的是“法院人”司法为民的情怀、无私奉献的精神、崇法护法的理念。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安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以服务大局为己任,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以司法改革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基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法院前列。
2012年,该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为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法院,探索出独具许昌特色的“党委政府领导保障、法院主导创建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法官指导化解纠纷”的经验;
2014年,该法院的诉调对接“三三下沉工作法”被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改革创新经验推广;
2016年、2017年,该法院连续两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为量刑规范化试点基层法院,其危险驾驶罪量刑规范意见成为全省法院量刑规范标准;
2017年,在全省政法系统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的调查排名中,该法院位居全省基层法院第一名,之后连续保持先进位次;
2018年,该法院率先把三级联动诉调对接机制引入执行工作;
……
一件件创新举措的背后,是当代“法院人”的担当。
忠实履行审判职责,积极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该法院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依法审理了影响重大的王小光等109人电信诈骗案,施展等11人涉案资金200亿元、朱会宇等42人涉案资金3.5亿元网络传销案,何喜才等14人涉恶势力案等;依法妥善审理民生案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权益;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要求落实到法院工作的各个方面,适时调整、出台服务发展、鼓励创新、保障民生的制度文件,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依法履行行政司法审查职能,妥善办理行政非诉审查执行案件,推动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助力法治政府建设;以切实解决执行难为目标,采取部门联动执行、信用惩戒并举、网络查询查控、集中执行造势、严惩拒执犯罪等举措,多管齐下,持续发力,建长效机制,全力维护当事人权益。
延伸审判职能,努力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司法温暖。该法院着力打造便民利民诉讼服务窗口,建成了全方位、多功能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开通了“网上诉讼服务大厅”和12368诉讼服务热线,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不断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诉调对接中心,促进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形成合力,减轻群众诉累和办案压力;广泛开展“法官进社区”活动,促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助力全区打赢扶贫攻坚战。
稳妥推进司法改革,不断增添法院科学发展新动力。该法院积极推进内设机构改革,形成员额法官、司法辅助人员、行政人员“扁平化”管理模式;探索“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新型审判团队,积极落实司法责任制;全面实施民事案件繁简分流、简易程序规范化和要素式裁判文书、小额速裁机制改革;出台《关于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推进规范化管理;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坚持科技强院,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建成了法院网络集控中心,实现“审判业务、行政办公、执行联动、视频会议、司法服务、网络监控”六大服务体系信息化;开通了“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公开平台,构建司法公开新常态;推进立案、审判、执行、听证实时录音录像,促进司法规范。
坚定政治方向,锻造过硬干警队伍。该法院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统领与遵循,坚持把“以党建抓队建,以队建促审判”贯穿始终,扎实推进法院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2012年以来,该法院先后获得了“全省法院先进集体”“全省优秀基层法院”“河南省优秀法院”“全省法院信访维稳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4个集体15名个人受到省、市表彰奖励。
■未来篇
70年风雨兼程,建安区人民法院履行宪法使命担当有为。在这里,有无数不法分子低头认罪,亦有无数矛盾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70年砥砺前行,建安区人民法院践行为民宗旨步履坚定。他们始终不忘司法为民初心,牢记公正司法使命。他们始终忠诚如一: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忠诚,对法律忠诚。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跨越发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新时代新起点,建安区人民法院将继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牢牢守住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