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增阳
城市推崇文化,文化改变城市。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近年来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活化利用文化遗产资源、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许昌的厚重文化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也进一步提升着许昌的城市魅力。
在许昌,日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享受丰富的文化资源。2018年4月,文化部正式批准我市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我市创新创优做示范,求实务实惠民生,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稳步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让知识的供给流向基层,让文化的滋养润泽基层,让艺术的魅力全民共享,我市着力创造各种条件,让城乡不同群体享受均等的文化服务。在许昌,文化普惠让城乡更有内涵。
襄城县:
公共文化服务基层开花
近年来,襄城县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挖掘整理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打造城市特色,使文化的种子在襄城大地落地生根。
在襄城县城关镇北关社区,文化普惠成为一张耀眼的名片。不用出远门,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异彩纷呈的演出,参与群演,当社区的“明星”。该社区文体中心、少儿服务中心、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广大居民踊跃参与文体活动。据了解,该社区有文艺爱好者200多人,经过组建编排后,24支业余文体团队活跃在社区周围,“天天有活动、周周有特色、月月有亮点”的文艺演出异彩纷呈。
不仅是北关社区,襄城县城乡社会文化活动空前活跃,通过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数字电影进村、农家书屋等惠民工程的开展,文化的种子在广袤的田野里生根发芽。自2018年以来,襄城县开展送戏下乡演出510多场,完成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5124场,义务辅导群众文艺骨干2000余人次,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30多场次。该县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建成15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已建成388个,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已初具规模。
鄢陵县:
服务体系初步构建
“全域花海、全域水系、全域旅游、全域养老”是对新时代鄢陵县的高度概括和准确定位。如今,鄢陵“全域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鄢陵县文化馆、鄢陵县图书馆改造提升稳步推进,建成24小时智慧图书室2个;完成《栾城三集》《古印普》等10余种10000余页的古籍图书数字化整理;在全省率先建成投入使用“云图书”管理系统,读者只需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免费到图书馆或者24小时智慧图书室进行图书阅览和借阅;完成了县文化馆内部环境改造,积极打造数字文化馆;12个镇均设置了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加挂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分馆牌子;建成375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97%,基本形成“以‘两馆’为龙头、以综合文化站为枢纽、以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点”,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
鄢陵县还持续开展送戏下乡公益演出、“红色轻骑兵”下乡慰问演出和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等送文化活动,并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培训;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积极策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鄢陵县还将公共文化服务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全力推进精准文化扶贫“志智双扶”,积极筹措资金购置文化音乐器材和图书,为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广播电视设备,实现了贫困户广电网络全覆盖;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相结合,稳步推进“书香鄢陵”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实现智慧党建、云图书馆平台、百姓文化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广电网络数字资源共享。
建安区:
文化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建安区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研究创建工作,优先安排资金保障支持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创建宣传力度,组织宣传队进社区、进村庄开展宣传活动,在该区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该区积极筹措资金,先后建成投用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国家二级图书馆1个、智慧阅读空间5座、电子书借阅服务点15个。该区整合闲置资源,加强综合文化站建设,目前已达标乡镇(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15个,达标率100%;规范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四室”及硬件设施,共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71个,达标316个,达标率82.7%,打通了文化惠民的“最后一米”。
建安区还通过送戏下乡、送文艺下乡等活动和三国文化旅游周、北海大舞台等平台,传播优秀文化。2018年以来,该区累计组织大型文化活动52次,舞台艺术送农村演出460场,公益电影放映5000余场次。该区组建村级文艺队伍756个,每年举办各种文体活动近6000场;创作演出了《第一书记》《懒汉脱贫》等文艺作品,其中《扶贫》《报账》等11件作品参加央视节目录制并播出,《上门女婿》荣获省曲艺最高奖“牡丹奖”金奖,有力提升了文化供给能力。
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品类更加丰富。市、县(市、区)文化单位,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阵地,组织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我市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具体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更好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