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深度报道

新时代的“白衣天使”

——记“河南好人”王亚丽

图为王亚丽正在护理新生儿

本报记者 朱庆安 通讯员 王萌 文/图

“为什么选择当护士?”

“喜欢!”12月14日,面对记者的提问,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长王亚丽的回答简短平实,但掷地有声。

像南丁格尔一样,做一名白衣天使。参加工作以来,王亚丽始终将此作为自己的追求。

她时刻为患者着想,用饱满的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娴熟的护理技术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称赞;

她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举动,诠释了新时代巾帼崇高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

她不论岗位如何调整,都爱岗敬业,创新工作,被人们称为新时代的“白衣天使”。

17年的护龄,38岁的年华,王亚丽的这种坚守和奉献,谱写出一曲曲无悔的青春之歌,焕发着这个时代最绚丽的光彩。

夯实基础 提供优质服务

现代护理事业的先驱南丁格尔曾说,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在上学时,王亚丽读《南丁格尔传》,觉得南丁格尔是上帝派来人间的天使,是传递希望的精灵,是博爱善良的化身。

“提灯女神”的光辉形象更是深深地烙印在王亚丽的脑海中,启迪她学会敬畏生命,牢记护士天职,用一生去实践“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

在医院,妇产科是大家公认任务最繁重的科室之一。王亚丽从戴上燕尾帽的那天起,在护理工作的道路上,兢兢业业,无惧困难挑战。不论是参与危重患者抢救,还是一般患者的健康教育,她始终严谨、细心,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

2016年,王亚丽因工作突出,成为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长,这意味着要求更高、责任更大、服务更好。从此,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病房、走廊、护士站处处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

王亚丽始终把“病人就是亲人”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让患者在医院里体会到家的温暖。每逢母亲节,王亚丽和同事都一起为产妇准备康乃馨和蛋糕,庆祝她们初为人母的喜悦,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现代妇产护理知识,让产妇接受新的分娩理念,最大程度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

记者翻开王亚丽随身携带的记事本,上面写得密密麻麻,对已经完成的工作打上钩。

“护士长的工作十分烦琐,每天都要处理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工作,有的事情看似很小,但如果我们忘记处理了,对于患者来说就是大事情。”王亚丽对记者说,备一个记事本随身携带,已经处理的事上面打一个钩,急着处理的事做一个记号,这样就能使自己更有计划地安排工作,使护理服务更贴近病人、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说起王亚丽的好来,患者家属张先生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护士长特别会关心人、心疼人。只有她在,我心里才踏实。”“不管我们把什么事情反映给护士长,她都很上心,很快就给我们解决了。”患者家属张大爷感激地说。

在做好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王亚丽非常关心困难家庭的患者,尽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一次,来自神垕镇的一名产妇到医院后才发现钱包不慎丢失了,当时这名产妇哭得很伤心,不知怎么办才好。王亚丽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帮她交了住院费,并安抚她的情绪,直至婴儿顺利呱呱落地。

出院时,这名产妇被王亚丽的行为所感动,坚持与王亚丽认干姐妹。在场的护士听到后说:“俺护士长要认干亲戚的话,护士站里早坐满一屋子亲戚了!”

王亚丽就是这样,用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做好细致入微的工作,用爱心为患者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危难时刻 彰显为民本色

危难之下的救护,源自日复一日平凡的积累,王亚丽也是如此。她双膝跪地施救近40分钟的感人故事,至今让人称道。

今年6月16日早上,王亚丽带着儿子从禹州市区开车赶往顺店镇父母家给老爸过节送祝福。当车行至顺店镇南街集市路口时,她透过车窗看见马路对面躺着一个人,旁边有三四个老人围观。

出于职业敏感,王亚丽一边停车一边交代儿子:“我去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她快步小跑到路对面,发现一名老人脸朝下趴着一动不动,围观的老人七嘴八舌地说倒地者卖菜时突然栽倒,有一会儿了,没人认识他。

王亚丽立刻和群众一起帮他翻身平躺,老人右额头有明显外伤,口鼻被路面的灰尘和煤屑堵住了,触摸颈动脉也没有搏动。她立即清理伤者口腔和鼻腔异物,给予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让围观人群让出抢救空间,请围观者拨打急救电话,并喊来儿子拿毛巾垫在老人的头下,避免坚硬的地面给伤者二次伤害。

5分钟、10分钟……王亚丽的心肺复苏术一直持续到急救车赶到。她向急救人员交代完情况,才悄悄从越来越多的围观者中挤出来,这时汗水已浸湿她的衣服,将近40分钟的跪地抢救让王亚丽的双膝脱皮,手腕也因按压而红肿疼痛。

“妈,疼吗?”看着走路一瘸一拐的妈妈,儿子心疼地问。

“有点儿疼,不要紧,儿子。”王亚丽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时候就是需要我们挺身而出,妈妈希望将来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也能做一个救死扶伤的人,记住了吗?”

“嗯嗯,妈妈我记下了!”

准备离开的王亚丽母子被赶来的伤者家属追上了,他们感激万分,朴实的家属询问姓名并非要买些礼物送给她。“我是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这是我应该做的。你们赶紧去照顾老人吧,他正需要你们,我也需要去看我的父亲。”王亚丽说。

救人的事件发生后,王亚丽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社会各界通过不同形式向她表示慰问。她却说:“这其实是很平常的一件事,路遇危难,我相信医护人员都会去救人的,这是职业使命。”

“护士长人美,心更美。”该院业务院长贺红娟介绍,她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好,深受科室团队、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禹州市妇联主席孙玉虹告诉记者,王亚丽路遇病人挺身而出的行为,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弘扬了社会美德,她用自己“最美的行动”展现了新时期巾帼风采,为禹州市妇女树立了榜样。

平凡坚守 汗水诠释担当

2017年4月,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根据上级安排,需要承担基层扶贫任务,助力脱贫攻坚。

王亚丽经过认真考虑,主动报名参加扶贫工作,同时还兼顾科室工作。王亚丽的帮扶对象中有一位是因病致贫的老人,当初她去这位老人家的时候,老人还总是把她往外赶。王亚丽给老人买新衣服、梳头、看病,多方面的关心使其深受感动,这位老人逢人就夸:“亚丽比俺亲闺女还亲。”

更让她记忆犹新的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禹州市要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必须达到100%,可是总有些特殊的低体重新生儿、早产儿在住院期间没有达到筛查标准,家长将宝宝抱回家后,没有再返回医院筛查。

于是,王亚丽带领同事上门为这部分新生儿进行筛查。一次,当她和护士刘玲佳一起走访筛查3名新生儿后,到达小吕乡时已是深夜,没成想好不容易联系到一名产妇,却被这名产妇当成骗子拒之门外。

无论如何解释,都无济于事。刘玲佳委屈地对王亚丽说:“护士长,我们走吧,明天让他们自己到医院来,反正咱俩已经尽力了。”

但王亚丽想,既然来了,就要把工作做好再走。这名产妇最终被她们的真诚所打动,完成了新生儿的筛查。

不仅如此,王亚丽以医院为家,以患者满意为职责,始终与患者心贴心、心连心,把为患者解除病痛看作最大的快乐。

一次休班的机会,王亚丽和丈夫带着年幼的儿子回乡看望年迈的公公婆婆,中途却突然接到医院的紧急通知,让其参加多名患儿的抢救工作。

病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护士长,王亚丽以身作则,简单向丈夫说明了情况,并请丈夫代她向公公婆婆问好。“去吧,医院更需要你。”丈夫理解地说。

几个小时后,当所有的患儿安顿好时,已是万家灯火。王亚丽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但听到患儿家属一声声感谢的话语,她感到莫大的欣慰和鼓励。

多年来,王亚丽不管岗位如何调整,始终凭着对护士职业的热爱,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理想与坚守,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2018年许昌市“最美健康护士”评选中,王亚丽获评“最美护士”,今年12月又被河南省评为“河南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