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定期体检已经成为许多人每年的“必修课”。可做完检查后,你看得懂检验结果吗?转氨酶、低密度脂蛋白、尿酸、尿蛋白、乙肝表面抗原……拿到体检报告后,不少人对这些专业术语一头雾水。12月20日,记者就此采访了许昌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田锦芳,由她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指标的含义。
□本报记者 马晓非 文/图
血脂四项指标
总胆固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
偏高会诱发高脂血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偏低多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脏疾病、贫血、营养不良等有关。
甘油三酯:脂质的组成成分,是甘油和3个脂肪酸所形成的酯。
甘油三酯过量,囤积于皮下,导致肥胖;囤积于血管壁,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囤积于心脏,导致心脏肥大;囤积于肝脏,造成脂肪肝。偏高可诱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肥胖等,偏低与甲状腺功能亢进、脑垂体功能低下等有关。
高密度脂蛋白:可通俗理解为“好”胆固醇,可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但不是越高越好。
偏低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较大,偏高可见于绝经前女性、慢性肝炎等。
低密度脂蛋白:可通俗理解为“坏”胆固醇,但不是越低越好。
偏高会增加患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偏低可能是甲亢、肝硬化、营养不良、慢性贫血等所致。
“血脂四项中任何一项异常都属于血脂异常,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可能诱发冠心病、脑梗死等。”田锦芳提醒,“不过,如果没有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只是血脂异常,可通过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来干预。如果血脂异常的同时患有以上慢性疾病,需要服用降脂药。”
肝功能指标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由体内衰老红细胞裂解释放出的血红蛋白所产生。
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考虑梗阻性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考虑溶血性黄疸;两者皆升高,考虑肝细胞性黄疸。胆红素升高的同时伴转氨酶升高,多见于黄疸型肝炎或其他疾病造成的黄疸。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是判断肝功能是否受损的指标。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骨骼肌、肾脏、心肌中,谷草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心肌、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偏高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
“转氨酶轻度升高,没有达到正常值上限的两倍,也没有明显不适症状,排除饮酒、服用某些药物、饮食不当等诱发因素后,注意复查即可。”田锦芳说,“如果转氨酶达到正常值上限的两倍以上,应到医院就诊。”
肾功能指标
尿素氮:人类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
偏低与肾功能障碍、肝脏疾病有关,偏高多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损害,如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前性少尿、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等。
肌酐:人类肌肉代谢的产物。
偏高多见于肾功能损害,老年人和消瘦者容易偏低。
尿酸: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经肾脏排出。
偶尔一次尿酸偏高不必过度紧张,可定期复查,如果长期持续偏高,可能导致痛风、泌尿系统结石和肾功能损害,应引起重视。
尿酸偏高者应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菠菜、海鲜、火腿肠等。
血常规指标
红细胞:血液运送氧气最主要的媒介,具有免疫功能。
偏高首先要考虑体检前几天是否有禁水、脱水、重体力劳动、高原旅游等情况。另外,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疾病也会导致指标异常。
白细胞: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
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偏高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偏低常见于病毒感染等。
血小板:体内最小的血细胞,主要功能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切除后都易导致指标偏高。偏低主要因骨髓生成障碍和体内消耗过多,需要排除转移性肿瘤、急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原因。
尿常规指标
尿蛋白:尿内出现蛋白即尿蛋白。
正常结果为阴性,阳性常见于肾小球肾炎等原发性肾损害,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继发性肾损害。不过,有时存在假阳性情况,若结果为阳性可到医院进一步诊断。
尿白细胞:白细胞混入尿液,就形成尿白细胞。
正常结果为阴性,指标异常多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尿葡萄糖:尿中的糖类。
尿葡萄糖阳性并不等于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血糖。但如果尿液中糖类含量高,则有必要去复查。
乙型肝炎五项指标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体内是否携带乙肝病毒的标志。
阴性正常,阳性表明已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表面抗体(HBsAb):体内是否有乙肝保护性抗体的标志。
阳性表明身体对乙肝病毒有一定的免疫力,是正常的。
乙肝e抗原(HBeAg):乙肝病毒复制的标志。
阴性正常,持续阳性表示传染性较大,且可转为慢性乙肝或肝硬化。
乙肝e抗体(HBeAb):感染乙肝病毒后,继乙肝核心抗体产生而出现的另一抗体。
阴性正常,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下降,但并非无传染性。
乙肝核心抗体(HBcAb):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可作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乙肝病毒感染的敏感指标,阳性可持续数十年甚至终身,阴性为正常。
“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表示体检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大三阳’是指第1、3、5项异常,‘小三阳’是指第1、4、5项异常。”田锦芳对记者说,乙肝患者指的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且肝功能或肝脏影像学检查异常。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功能和肝脏影像学检查正常,则不属于乙肝患者,不需要治疗,但一定要定期复查肝脏的各项指标,及早发现是否存在肝炎活动及肝纤维化,避免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