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春秋楼

胜日寻芳到所村

□李俊涛

所村曾经是一个被锁住的村庄。它位于鄢陵县、建安区、长葛市交界处,深藏在陈化店镇的平原林海之中,以前进出村子只有一条土路,开着导航绕半天很多车也进不了村。所村有千亩樱花、连片的海棠花和百果园,可由于交通不便长久被锁着。

2017年11月,许昌市纪委监委开始派遣第一书记到所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协调努力下,2019年,一条投资300万元的水泥路建成了。新修的水泥路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锁住所村的锁。

所村无人姓所,所村人也不知道所村为什么叫所村。我问过所村最年长的老人,他也不知道这个“所”字从何而来。1987年出版的《鄢陵县地名志》给了我答案。据《明嘉靖鄢陵志》载,前王、后王、前郑、后郑、赵家、东陈6个小村相连,合称“连所六村”,简称所村。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其他几个村相继成了独立的行政村,还改了名字,让人一头雾水的“所村”这个村名就留给了现在的所村。据我推测,所村应该是那个叫后王的小村,所村人王姓居多,周边有前王村却没有后王村。

现在往所村去,从311国道建安区二郎庙村的梦溪大道驶入是最佳路径。我问所村现任第一书记董永涛二郎是不是二郎神杨戬,他摇头晃脑地说:“夫二郎者,乃老郎之子,大郎之弟,三郎之兄也!”这样说等于没说。

沿梦溪大道行驶一路美景,道路两旁的晚桃、晚樱、梨花、海棠铺展成了五色大地。阳春三月,花乡大地春色正浓,各种花木的晚开品种多是大花重瓣,开得舒展从容。比如晚樱,一树粉嘟嘟孩儿面一样的花朵,十天半月都不会落。

一路曲径通幽,一路各种色块奶油一样厚重涂抹,汽车悄然驶上了通往所村的水泥路。路旁新种的樱树已经抽芽,正在为来年的怒放积蓄能量。永涛开始滔滔不绝:“俺村这条路准备叫‘新梦路’,因为它起于新元大道,止于梦溪大道,同时寓意着俺村新时代的中国梦。在俺村周边是鄢陵开发的几个成熟景区,唐韵庄园、金雨玫瑰园、五彩大地,它们都很美,可是进去都要钱,俺村也很美,有未经修饰的野趣,更重要的是俺村不要钱,我觉得这几个景区就是挂在俺村钥匙串上的几块美玉。”我听了想笑,像很多驻村第一书记一样,永涛也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异乡的村庄不知不觉地变成了他心中的俺村。

我们在所村的千亩樱花林前停了下来。林里都是晚樱,枝条上的花开得密不透风。樱花让人沉醉,可能是我们也希望生命中有这样一次竭尽所能、无所顾忌的灿烂。所村的樱花与别处不同,树下还种了油菜,油菜花与树上的樱花比赛一样开出了一地金黄,远处树上的粉红与树下的金黄融为一体,两个对比鲜明的色块碰撞出了蒸腾的美。樱花林的对面是一片绚丽的海棠,一树树繁花仿佛冷艳的紫色火把在燃烧,恍如仙侠剧里的奇幻之境。此情此景,可以把宋代朱熹的一首诗改几个字送给所村:胜日寻芳到所村,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中午吃饭是在百果园。百果园的围墙由两米多高的蔷薇围成,去年5月初我来过一次,满墙的蔷薇开成了杜甫的那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百果园里草莓正当红,接下来还有杏、桃、梨、葡萄……四季水果不断,还有各种时令蔬菜。我问百果园的老板:“你这里菜品的特色是什么?”老板说:“四个字——肉好菜鲜!”我迟疑着说:“这好像不是什么特色吧?”“那是你对鲜字理解不够。”老板自信地说。我头有点儿大,难不成像“所”字一样,又得玩一次说文解字。

老板显然是个知识型农民,说起话来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咱这儿的肉类食材都来自自养畜禽,我重点说说蔬菜的鲜。绿色无公害咱就不说了,这是基本标准。菜的品质好首先得水好。咱这儿浇地的水,就是你们在许昌十几块钱一桶买的陈化店优质矿泉水。其次,种子要好。你们在超市买的菜,基本上都是适宜现代化规模种植的品种,能够长距离运输,可鲜和时间永远是悖论关系,所谓长时间保鲜就意味着品质上的妥协。比如你们多长时间没有吃过小时候那种皮特别薄、汁水满满、酸甜可口的番茄了?超市里全是皮厚汁少的番茄,这种番茄能从海南运到黑龙江,能在货架上放一周,吃起来总是差点儿意思。我这儿蔬菜全是从河南农大找来的原生品种,以口感为第一标准,从地里拔出来4个小时不上桌就会蔫。一会儿你们尝尝,每种蔬菜都是小时候老家菜园里的味道。”

那天中午,我们吃了非常多的蔬菜。百果园的菜品除了盐和少许油,烹饪时基本不加其他调料,努力呈现蔬菜本真的味道。正是这种味道,唤醒了我们味蕾遥远的记忆。有一种红根韭菜,杆比铅笔芯粗不了多少,叶瘦长,凉拌味道极其鲜美,令人不忍停箸。

永涛的任期快要结束了,他说:“我走不了了,我希望自己永远是所村的一名村民。”我相信他是真诚的,百果园的老板正在建设民宿,假日时光我也想来所村住两天。为什么?为什么在亲近土地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会变得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