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新闻

志愿服务敲开“幸福门”

本报记者 朱庆安 通讯员 潘高锋

“社区老人多,把活动室放在一楼可以方便老人进出……我们可以把办公场所搬到二楼去,把更大的空间腾出来丰富居民的活动室。”

“对,只要能给居民提供更充裕的活动空间,咱们社区干部挤一点儿也没关系。”

……

5月15日,禹州市颍川街道办事处锦绣社区召开议事会,社区干部、居民代表、志愿者共同讨论关于社区缩减办公用房的事情,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锦绣社区党支部书记闫小雨说:“议事会一般每周召开一次,商议道路维修、办学条件改善、财务收支等重大事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我们少走了弯路,还能解决居民关心的实际问题。”“这种形式好,既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又架起干群连心桥,群众心里很舒畅!”锦绣社区居民代表杨晓景接过话茬儿回答道。

据了解,该街道办事处各社区都设有议事会,成员大多是辖区退休老党员、无职党员和好乡贤等志愿者,以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解决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

不仅如此,社区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千方百计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让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疫情发生后,该街道办事处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组织2000多名志愿者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科学有序地开展防护知识宣传、属地秩序维护、生活物资配送、专业心理疏导等工作,筑起了群防群治的坚强防线。

张石军是东关社区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也是一家理发店的理发师。疫情期间,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定期为老年人免费理发,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以前,我们这些身体不好的老人理发需要家人陪同,还得走很远的路,很不方便。自从有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不但能免费理发,不用多跑路,而且有人端茶倒水,真是太好了。”回忆当时的情形,东关社区的张大妈高兴地说。

“东关社区属于‘村改居’社区,老年人较多。社区党员干部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招募志愿者。目前,该社区有志愿者50多人。”张石军说。

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冬至、春节送饺子、生日送蛋糕……每逢过年过节,南街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不仅给老人送好吃的,还帮助他们量血压、做家务、聊天儿,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老人最缺的就是陪伴,志愿者经常陪我聊天儿解闷,我的心情比以前好多了。”南街社区的老人穆建发高兴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该街道办事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整合社区资源,让有一技之长的社区居民有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平台,需要帮助的居民享受到了足不出户的便利。如今,提起“大伟说事”“旗帜引领”“志愿互助团”等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

“颍川街道办事处的志愿者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500余人。我们根据居民的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帮助居民3000多人。志愿者服务队既帮助了困难群众,又建立了和谐互助的邻里关系。”颍川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丽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