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增阳 文/图
至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民间文物工作者赵付群就参与到神垕古镇的文物保护工作中了。他没有正式的与文物保护相关的官方职位,热衷于此,靠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文化遗产的尊重。30余年来,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了收获到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颁发的荣誉证书和相关证件外,也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体会到了心酸和喜悦。
初夏时节,从神垕镇老街附近的一条小巷进入一个绿树环绕的幽静空间,赵付群就住在此处。“这是一座老窑,具体的年代无法考证,但至少是清代就在使用了。这样的老窑在神垕镇已经不多见了。”赵付群站在院中,指着身后一座硕大的用石头、砖块垒砌的圆形窑炉说。环顾四周,老窑炉、石头房,依旧保持着较好的时代风貌。
“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明清时期流行的一首民谣描绘着一座充满生机、繁华鼎盛的城镇。
神垕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钧瓷之都,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地。由陶瓷生产销售形成的千年古镇和代表宋代以来中国传统艺术的钧瓷文化,是神垕的两大品牌。神垕古镇因千年窑火不熄,被誉为“活着的古镇”。77岁的赵付群是神垕人,在神垕镇浓厚的陶瓷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对古镇的风貌有着浓厚的感情。
在神垕古镇的核心景点老街上,有一座伯灵翁庙,赵付群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伯灵翁庙院山门“花戏楼”分上下两层,歇山式,琉璃瓦盖顶,四角挑檐。庙院内纯木结构的牌楼与两座鼓楼,十分壮观。庙院内有窑神殿和关公殿,两殿并立。如今到老街参观,这座木雕精细、气势宏伟的院落是游客们一定会参观的地方。但在20世纪80年代,在时代的发展热潮中,包括伯灵翁庙在内的很多古迹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日渐破落。
看到这样的情况,赵付群痛心不已,决定行动起来,投入到文物的抢救、保护中去。他通过调查研究,于1987年写出了题为《保护神垕历史古镇与山川景观和文化古迹是当务之急》的呼吁书,呼吁书中写道:
“神垕镇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镇,文物古迹众多,可惜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被破坏,在幸存至今的一少部分文物古迹、遗址或遗物中,有的甚至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神垕镇是一座具有独特历史的文明古镇,是钧瓷文化之乡,在展现其开发蓝图前,首先要重视保护这里的历史环境,保护山川景观和文化古迹,禁止乱占、乱建、乱扒、乱毁。”
赵付群在5000多字的呼吁书中,详细阐述了古镇的生态景观、文物古迹的历史渊源和现状,拍摄了大量照片。 赵付群在呼吁书中对伯灵翁庙作了重点阐述。他介绍了伯灵翁庙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伯灵翁庙始建年代无考,元延保佑九年(1322年)重修,可惜两座高大的琉璃瓦大殿被拆扒,大量文物被毁。现存窑神殿前花戏楼、关公殿前二门楼、两座钟鼓楼和一座大门楼。这五幢古迹各具风格,尤其是花戏楼,雕梁画栋,内置粉彩天花板,四檐人物花鸟栩栩如生,雄伟壮观。它是我国、我省、我镇钧陶瓷艺术高度发展的象征。”赵付群详细阐述了伯灵翁庙当时潜在的被毁危险。这份呼吁书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最终使伯灵翁庙得到有效的保护。赵付群在呼吁书中提到的很多文物古迹,也得到了进一步保护。
1989年,当时的禹县文物管理委员会为赵付群颁发了文物保护员证书。1992年,该委员会给赵付群颁发荣誉证和奖状,进行表彰。赵付群把文物保护当成了他毕生追求的事业。
神垕镇之所以被称为“活着的古镇”,就在于千年以来窑火生生不息,因瓷而兴,古镇居民千百年来以瓷为生,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窑炉。“在20世纪50年代,神垕的古窑炉应该还有近百座,这些窑炉是神垕镇陶瓷历史的重要见证。但是到了2013年我们进行排查时,仅剩十几座了。”赵付群说,他身后的这座窑炉,就是其中之一。
赵付群为保护神垕古镇的陶瓷文化遗存,计划在这里建设一座神垕龙山古窑址博物馆。他承包下了原属于神垕镇二社办瓷厂的厂院,维护这座古窑,也收集了大量传统制瓷行业要用到的各类生产工具,有不少工具在时代的发展和制瓷工艺的提升进程中已经消失了。为恢复古窑址的历史原状,他清走了堆积如山的垃圾覆盖层;为活化古窑址生态,他花钱进行院内绿化并购买风景石,四处奔走,倾囊购买、收集古陶瓷生产工具、窑炉用具、古陶器和瓷片标本等。
为表彰赵付群在神垕古镇文物保护方面的突出工作,2014年、2018年,赵付群两次被许昌市文物局评为许昌市优秀文物保护员。为了进一步和热心保护神垕镇文物古迹的人士共同保护古镇文物,2013年,赵付群牵头成立了禹州市神垕古镇文物保护协会。
多年的付出,赵付群有得有失,但乐此不疲。对他来说,保护古镇的文物古迹,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我做这些工作,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得失。每一处文物古迹,都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文物古迹记录了历史,反映了历史面貌,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和历史文化遗产,我们有义务去保护它们。”赵付群说。
光彩夺目的神垕历史文化是神垕镇的无形资源,是神垕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财富。资源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赵付群说,如果能为神垕镇保护文物、振兴古镇和古镇老街开发保护作出一点儿自己的贡献,他就很欣慰。而看到如今神垕镇不少他曾呼吁保护的文物古迹重新焕发生机,赵付群对古镇的未来,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