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晓非 文/图)5月23日,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房颤中心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首例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成功实施。这种“一站式”手术为房颤治疗加上了“双保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于5月27日顺利出院。
患者徐大爷因多年的脑梗死、脑出血住院治疗,并被诊断出患有持续性房颤。不久前,徐大爷出现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症状,到许昌市中心医院房颤中心进行治疗。
经过检查和评估,许昌市中心医院房颤中心、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郭树领发现患者病情严重,且脑卒中和出血风险较高,需要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房颤患者做完射频消融术之后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但徐大爷脑卒中和脑出血风险较高,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会进一步增加出血风险。
如何才能既缓解房颤症状,又能降低脑卒中和脑出血风险呢?经过术前充分的讨论,许昌市中心医院房颤中心专家决定采用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治疗房颤。
“90%的血栓都来自左心耳,因为血液容易在那里形成涡流,从而产生血栓。将左心耳封堵后,就可以有效防止血栓脱落,从而大大降低因血栓脱落而诱发脑卒中的概率。”郭树领对记者说。
据了解,射频消融术和左心耳封堵术均为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将这两种手术联合起来治疗房颤,一方面可以缓解房颤症状,另一方面可以从源头上将脑卒中和脑出血风险降到最低,为房颤治疗加上“双保险”。同时,这种“一站式”手术减少了房颤患者多次治疗的痛苦,降低了患者术后对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依赖性,为房颤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房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我国目前有房颤患者1000万名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房颤的发病率进一步提高。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会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增加死亡风险。与房颤的发病率高、危害大形成对比的,是房颤的低知晓率和低规范化治疗率。
为规范房颤治疗,降低房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许昌市中心医院于2019年9月成立了房颤中心,并于2019年11月被中国房颤中心总部授予“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称号。许昌市中心医院房颤中心整合了心血管内科、胸心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老年病科、心电图室等多个科室的医疗资源,组建了房颤规范化治疗和管理的多学科团队,优化了就诊流程,在房颤的诊疗方面形成了完善的筛查、救治、转运、会诊、随访体系,对于房颤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拥有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