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专题·广告

“喜看东区新跨越”之一——

大美东城正崛起

本报记者 王培钦 苏杭 通讯员 樊军培

满城青翠、四季花香。本报记者 乔利峰 摄

东城区正成为“宜居之城”许昌一张靓丽的名片。 本报记者 乔利峰 摄

编者按 近年来,许昌市东城区加快推进“五园东区”建设,全区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树形象、五年创辉煌”的奋斗目标。

为全面展示东城区经济社会可喜变化,全景盘点东城区发展成果,今日起,《许昌日报》推出“喜看东区新跨越”系列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广场游园或大气磅礴,或优雅精致;东湖、鹿鸣湖之水让城市显得愈发灵动;众多品牌商场正在聚势成为许昌新商圈;华灯初上,高科技的灯光技术给大型楼宇“披上外衣”,美如画……

东城区党工委书记朱发业告诉记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东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实施“1333”发展战略,破除制约发展瓶颈,创新发展思维,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东城区实施的“1333”发展战略就是:坚持党建引领,突出三个重点(三产发展、二产补短、乡村振兴),实施三项工程(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许东生态新城开发建设),强化三大保障(资金、环境、队伍)。

城市有品位、产业有路径、民生有温度。东城区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区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较好完成了目标任务,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推动项目落地

跑出“东城区速度”

去年5月2日,中原云鼎广场正式开放营业,成为城市全新的地标建筑,也为市民创造了新的休闲、购物、生活空间。至此,东城区形成了中原云鼎广场、万达广场、新田360广场三足鼎立的商业布局,东城区现代服务核心区地位显著提升,“东城商圈”颇具规模。

东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保海表示,东城区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狠抓项目落地,跑出项目建设的“东区速度”。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服务业支撑地位更加显著、工业发展稳步提升、现代农业特色鲜明。去年,东城区实施市级重点产业项目12个,完成投资42.7亿元。万洲大都汇新天地项目、建安广场、天悦城市广场、一峰商业广场正在加快推进。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9亿元,累计增速3%。全区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展示挂牌企业15家,实体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全区农业专业合作社共有1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初步建立了一支基本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万洲仓储物流园、东城区电商产业园及双创基地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投用,雅居乐国际花园、中梁魏都府、保利堂悦等一批地产项目加快推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用远短于同类项目的建设周期,为东城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有效带动了经济发展,全区项目承载力进一步提升。

东城区始终坚持把重点项目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压舱石”。去年,东城区谋划实施各类重点项目111个,总投资53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6个,5亿元以上项目19个,10亿元以上项目21个,完成投资13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王保海表示,东城区将围绕“稳定投资”,抓项目冲刺。盯紧115个重点项目,按照“全年目标不变,投资力度不减”的要求,跟踪进度,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年底完成投资225亿元。

聚力改革转型

激发“东城区动力”

在聚力改革转型方面,东城区颇领风气之先。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东城区率先在三个功能区中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东区服务”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辖区市场经济活力大大提升。

王保海告诉记者,全区上下认真落实我市提出的“二分之一”工作法,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去年签约项目7个,签约总金额234.96亿元,比前年翻了四番,一批国内知名企业、上市公司、行业冠军落户东城区。

得益于良好的营商创业环境,东城区企业活力不断增强。许绝电工董事长袁小平表示,公司一步步成长为国家绝缘材料行业重点企业、全国六大绝缘材料生产基地之一,离不开东城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东城区相关部门和领导经常深入我们企业,关心企业发展,积极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东城区相关部门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指导我们有序复工复产。”袁小平说。

去年,全区新增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许绝电工、埃菲尔获批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继元科技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全区各研发平台科研活动有序实施。同时,东城区积极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减免企业税收1.1亿元,让辖区企业尽享政策“红利”。

增进民生福祉

专注“东城区幸福”

华灯初上,暮色四合,俯瞰东城区,景观灯和霓虹灯把鳞次栉比的楼宇、蜿蜒的水岸点亮,中央公园、鹿鸣湖体育公园美轮美奂的夜景与唯美的城市光影相映成趣,处处流光溢彩。

一心一意谋民事,一枝一叶惠民生。东城区不断加大民生保障支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中央公园景观、鹿鸣湖体育公园绿化景观、许昌东站出入口等区域景观再提升;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居民户1万户;拆除户外广告及楼顶(体)标识字1400余块;赵湾路南延、南海街西延等断头路顺利贯通;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去年9月,许都路小学等6所中小学建成投用,新增学位1.2万个;新东街幼儿园等15所高规格幼儿园开园迎新生,新增学位5000个,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东城区20个规范化城市社区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进步,连续两年获评许昌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

许昌市生态环境局东城区分局负责人表示,东城区深入实施空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严控秸秆露天焚烧,“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大对辖区内饮马河、青潩河、许扶运河、天宝河等重点河道的管护力度,让老百姓尽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蓝天碧水净土铺就宜居底色,路畅、河清、岸绿、景美绘出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美好生活画卷。

抓党建强治理

展现“东城区担当”

“党的领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路灯’,党的建设抓好了、抓准了、抓出成效了,经济社会发展就有了动力。”朱发业说。

东城区自觉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全面加强。

全面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党建责任,扛稳抓牢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激荡东城区奋进力量,党员干部持之以恒学习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知识。

结合东城区发展定位和亟待破解的瓶颈性问题,东城区党工委确立了“十个着力破解、十项落实措施、十个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全区广大党员思想得到净化、党性得到淬炼、为民初心更加牢固、使命担当更加勇毅,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明显。一项项举措相继推出,向实处着力,向细处延伸,以“准狠韧”的劲头,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我们要科学研判,把握发展大势,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发展的机遇,谋在实处、干在实处,奋力谱写新时代东城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朱发业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