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晓非 文/图)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房颤,预防卒中”。当天上午,许昌市人民医院在门诊楼一楼举行“中国房颤日”义诊活动,免费为群众测量血压、血糖、尿酸,进行心脏听诊、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等,给予群众健康指导。
当天一大早,不少群众就来到了许昌市人民医院门诊楼一楼排队等候。义诊活动开始后,许昌市人民医院专家热情地为群众答疑解惑,进行相关检查,普及房颤防治知识,发放健康指导手册,使广大群众知晓房颤、关注房颤、了解房颤。
房颤的全称是心房颤动,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发病隐匿,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有时候仅表现为心悸、眩晕、胸部不适、气促等,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约有房颤患者1000万名,但房颤的早期诊断率和知晓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房颤患者也缺乏相关的房颤防治知识。
房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导致心力衰竭;二是导致血管堵塞,诱发脑卒中等。房颤患者可比普通人患脑卒中的风险增长5到6倍,也会大大增加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的风险。
“我们举行此次义诊活动,就是为了普及房颤防治知识,让更多的人知道房颤对人们的危害,关注这种发病隐匿、危害严重、公众知晓率低的疾病,增强防治意识。”许昌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主任邢非对记者说,“要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理念,一旦出现心慌、胸闷、四肢颤抖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