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晓非 文/图
提高身体免疫力,远离“空调病”
一般来讲,与空调有关或空调引起的相关疾病,被称为“空调病”。“空调病”是指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因空气不流通、干燥及环境长时间得不到改善等引起人体脱水,从而出现鼻塞、头晕、打喷嚏、乏力、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等症状的疾病,多发生于夏季,老年人、儿童和妇女是易感人群。
提高身体免疫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远离“空调病”。段天林建议,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西红柿、瓜类食物等蔬菜和水果,多喝温开水,多食用醋、生姜等,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西红柿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其中所含有的番茄红素,能帮助人体有效抵抗紫外线的侵害。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的人,可以多吃西红柿,以达到提高身体免疫力的目的。常吃西瓜、冬瓜、苦瓜等瓜类食物,能起到消暑的功效。除了瓜类食物以外,绿豆、海带等食物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也非常适合经常吹空调的人食用。
对于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的人来说,醋是首选的调味品。醋能提高胃酸浓度,起到增强食欲的功效。此外,醋还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兼具杀菌、抑菌的功效,对因吹空调过度而引起的肠道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在炎热的夏天,适量地吃点儿生姜能让人发汗,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经常吹空调的人多吃些生姜,有助于排出体内的寒气、湿气。
定期清洗空调,消除健康隐患
有些人家里的空调自从安装上之后就没有清洗过。然而,长时间不清洗空调存在着一些健康隐患。
段天林告诉记者,长时间不清洗空调滤尘网、散热片、通风系统的风管等,空调一旦打开,潜藏其中的细菌、霉菌、病菌和螨虫等就会被吹出来,飘散到室内各个角落。这些细菌、霉菌等接触人体表皮,会引发皮肤疾病;进入呼吸道,会引发鼻塞、打喷嚏等不适症状;还容易诱发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另外,空调长时间不清洗还可能引起传染性疾病,如军团菌病。这种病是由空调中的军团菌所引起的,发病特征为肺炎伴全身性毒血症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
有些人认为,清洗空调就是清洗空调内机的滤尘网。其实,这只是清洗空调最基础的一步。拆开空调后,通过肉眼可以看到滤尘网上蒙着厚厚一层灰,而散热片上乍一看灰尘不多。实际上,散热片的污染程度并不低于滤尘网。
空调运行过程中,冷凝水提供的潮湿环境和适宜温度,再加上附在散热片上的灰尘,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同时,灰尘、污垢、细菌等积聚在空调内部,如果长时间不清洗,容易促使螨虫滋生,并通过空气流动藏匿细菌、病毒。因此,清洗空调时一定要进行深度清洗,有孩子、病人、老年人的家庭尤其需要注意。
空调开26℃为宜,室内定时通风
“室外温度再高,室内的空调温度也不宜设置太低,一般成年人在空调房内最适宜的温度是26℃左右。”段天林对记者说。
夏季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气温为26℃左右,再低3℃到4℃,人体会觉得有些凉。另外,由于室内外环境不同,长期处于相对极端的温度下,身体调节能力失调,久而久之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因此,最好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以免加重体温调节中枢的负担。
使用空调时,如果长时间紧闭门窗,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容易出现鼻塞、喉咙干、打喷嚏等。因此,室内要定时通风,至少保证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到20分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最好开空调1个小时左右开一次窗,每次15分钟左右。
开空调时,冷空气向下沉。所以,最好将风向上吹,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在办公室,如果挪不开座位,不妨准备一件衣服,穿裙子时可用衣服护住腿部,特别是膝盖。同时,应不时站起来活动一下,以促进末梢血液循环。
使用空调时,如果直接对着头颈部吹,头皮温度下降,引起脑血管收缩,脑血流也随之减少,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而言,严重时可诱发中风。如果空调直接对着单侧面部吹,还有引发面瘫的危险。所以,要避免空调直接对着身体吹。
段天林提醒,满身大汗回到家不要立即打开空调,更不要打开后对着空调猛吹,应过10分钟再开空调。满身大汗时,毛孔完全打开,还来不及闭合,立即吹空调容易使体温急剧下降,诱发感冒等。
很多人喜欢通宵开空调,其实这样对身体并不好。如果实在太热,不妨在晚饭后就开启空调,在睡前关闭或将其调至睡眠模式。另外,身体免疫力差者,患有关节炎、风湿病的老年人,孕妇等最好少使用空调。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又到了开空调的季节。然而,长时间吹空调容易患上“空调病”,使人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皮肤过敏等症状。6月8日,许昌市中心医院呼吸危重症科主任段天林提醒,生活中要注意预防“空调病”,空调要定期清洗,最好将空调调到26℃左右,室内要定时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