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许廷合 通讯员 刘倩倩)6月19日早上8点,吃过早饭,忙完家务,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七一社区的文化辅导员黄素玉就匆匆赶到行署花园,帮忙张罗着读书会的准备工作。
自从被推选为社区文化辅导员,黄素玉更忙了。白天,她在社区的图书室与活动室之间频繁往来,张罗各种活动。晚上,她还要组织居民排练节目、跳广场舞。“每周二、周五上午是我们社区的‘固定节目’读书会,现在到了晚上,社区广场上会有红色电影、健身舞等6支团队活动,非常热闹。”谈起社区的文化生活,黄素玉笑着说道。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政府为民服务的重要平台。“就在两年前,社区的文化活动还大多是由群众自发组织,既缺乏引导也没有规划,特别是缺少专业人才支撑,很多推出的活动不能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让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出现了‘建好’却没有‘用好’的现象。”七一社区党委书记马静介绍道。
在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中,魏都区对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魏都区文广旅局局长罗长安向记者介绍,通过借鉴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经验,魏都区建立文化“三员”保障机制,使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有了保证。
建立文化“三员”保障机制,即每个社区由社区书记担任文化管理员,社区文化专干担任文化协管员,聘用社区网格内有志愿服务觉悟和热情、有一定文艺才能的文化志愿者担任文化辅导员。在工作职责上,文化“三员”依托现有文化阵地,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方式,向服务对象公开宣传近期各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活动信息、附近文化设施、获取文化服务的方式及途经等,积极宣传引导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健康的文化生活方式。
如今,魏都区13个街道办事处86个社区,已全部配备了文化“三员”。有了制度保障,文化“三员”也大显身手,组织各社区相继举办了“社区春晚”等文艺晚会,形成了七一社区“书香莲城读书会”、育才社区“红领巾课堂”、三八社区“巾帼建功”、凭心社区“和睦一家亲”等多个社区文化品牌。
“如今社区里是活动精彩、好戏连台,并且还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大家伙儿心里都美着呢。”作为一名“老魏都”魏都区许继社区居民王有胜高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