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长葛市南席镇古城村44名村民在村“两委”的带动下,主动入股成为股份制集体公司的股东,众人皆惑。
今年6月,在除去5万元的发展资金后,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村民喜获5万余元分红,人皆称羡。
“咚咚锵,咚咚锵……”6月23日,古城村的文化广场里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舞台上,舞龙、舞蹈、戏曲、小品等文艺节目精彩纷呈;舞台下,乡亲们乐得合不拢嘴,掌声不断。
“村里建筑公司分钱了。俺孩儿在外打工,我来替他领钱。这一沓红票子真喜欢人!”72岁的老人沈娥拿着刚领到的红包对记者说。
去年5月,古城村村“两委”决定成立一家股份制集体公司“自我造血”,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村委会和村民共同持股,每股2000元,自愿入股,签订合同,盈利和风险同在,公司的管理和运行人员由股东会选举产生。
原因为何?古城村村支书杨亚林给出了答案: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古城村村“两委”经过摸排发现,村里不仅没有集体经济,还没有规模企业,村里经济发展“一蹶不振”。在这种情况下,许昌市新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
一年来,该公司抓住开展“厕所革命”的机会,成立了4支改厕队,每队3个人,承包了南席镇马武村、西街村、闫寨村、水寨村和古城村5个村的改厕工程,还承接了其他村的文化广场改建、危房改造、游园建设等项目。
据了解,迄今为止,该公司盈利10余万元,分红5.04万元,剩余的留作下一步发展资金,44名村民股东喜获红利,笑逐颜开。
除此之外,年轻的杨亚林敢想敢干,带领党员干部在刨掉“穷根”上下功夫。村里大街小巷全部硬化,道路两旁栽了绿植,还新建了文化广场、农业扶贫基地。“村干部为了群众不计报酬,提住劲儿干,群众都看在眼里。村里变化大,村民们也有了精气神。”古城村老党员张晓涛说。
“古城村成立公司是为了壮大集体经济,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杨亚林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我们村干部包户,反复动员贫困户参加,最终取得贫困户的信任,他们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入了股。”
今年66岁的杨海长是古城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一家4口人,上有9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Ⅱ级脑智力低下的儿子。杨海长和老伴儿都患有冠心病,需要常年吃药。
去年5月份,听说村里要成立建筑公司,杨海长当即拿出4000元认购了股份,他也是贫困户中唯一认购2股的股东。“跟着村里的思路走放心,我相信村里的这代年轻人!”杨海长说。
企业的发展不仅鼓了股东的腰包,还给村内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人穷志不能短,贫困户更不能懒。我要靠自己的一双手去挣钱,靠劳动脱贫致富。”贫困户杨海长除入股公司外,还经常跟公司的改厕队打工,忙一天能挣100多元。如今,他家已经光荣脱贫。
“村里建筑公司成立一年,股东们都分了红,我去年入了2股后,没有想到一年就分红700元。”杨海长乐呵呵地说,44名股东中有8名都是贫困户,巧借建筑公司发展的机遇,大家都见到了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