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今日魏都

孔令鸽:负重前行的“消杀卫士”

本报记者 许廷合 通讯员 李建伟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有这么一群幕后英雄:他们放弃了节日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冒着与新型冠状病毒直接接触的风险,每天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背着20公斤重的消杀设备,奔走在防控疫情的最前沿。他们,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行走的喷雾器”,而魏都区疾控中心党务办公室科员孔令鸽,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身为从事党务工作的一名党员,孔令鸽深知此时正是挺身而出的时候,便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一没有硝烟的战场。面对病毒肆虐,他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投身于疫情防控应急消毒消杀工作,在不分昼夜的奋战中,积极冲锋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党员就要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在关键时候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孔令鸽向记者介绍,消杀就是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接触过的地方开展终末消毒,对公共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杀菌,在防控疫情中是切断病毒传播链的重要一环。因此,“不分昼夜,随时待命”也就成了他工作的常态。

口罩、护目镜、隔离服,以及重达20公斤的消毒喷雾器,是消杀队员工作的“必备武器”。接到消杀指令后,一次任务下来,队员们常常大汗淋漓、腰酸背痛,皮肤也会被汗水泡出褶皱。“做好消杀工作,打好疫情防控战,就是我们义无反顾的使命。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我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消除病毒,还百姓一片净土。”孔令鸽说。

在“疫”线战场,孔令鸽是迎难而上的“逆行者”;但在家中,他还是一名新晋升的“二孩”爸爸。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开展消毒消杀工作,自今年春节以来,他牢记责任、坚守岗位,舍小家顾大家,主动冲锋在消毒消杀一线,连续20余天吃住在单位,患者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点、超市、宾馆等公共场所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自疫情暴发以来,我多次参与了夜间终末消毒。其中最困难的就是因为天气寒冷,护目镜上产生了雾气,眼前一片模糊,当时背着重重的装备,只能靠毅力探索前行。”孔令鸽推了推鼻梁上的近视镜,感慨地说,“当有机会回家时,我就悄悄地把被消毒液腐蚀的衣服藏起来,免得让家人担心。”

用最美背影向疫情宣战,孔令鸽圆满完成了每一次的消毒消杀工作任务。“我本身是一名‘疾控人’,又是共产党员,在这一特殊时期就应该主动作为,扛起担子。这是我们党员的担当和使命,也是我们‘疾控人’的责任。”孔令鸽坦率地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我也将继续日夜兼程,全力守护市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