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春秋楼

谢师傅

□李俊涛

谢师傅是父亲住院期间请的第二个护工。

老年人得了脑梗之后,一部分人能治好,可更多的人会出现肢体或语言障碍,需要人陪护。养儿防老,陪护当然首选子女。可如果子女忙于工作,请不了长假,就只能请护工了。

当我把请护工的想法告诉父亲时,他的眼眶湿润了,觉得自己给儿子添了麻烦,肯定也有些许被抛弃的苍凉。父亲点了点头,他看得出来,我也很累。我心里一阵酸楚,中年人的沉默是从父母衰老生病开始的。时光流逝,生老病死,谁都无力逆转。随着父母老去,纵然故园依旧,没有了父母忙碌的身影,那个家已经空了。此后的人生,再多的坎坷与不易,也没人像父母那样心疼你了。

中介找来的第一个护工口才很好,见面后先对自己的专业资质和工作经验介绍了一通,话很密,我根本插不进去嘴。然后,他开始帮父亲翻身,按摩胳膊腿,看样子的确很专业。谈妥了工钱,交代了注意事项,我离开了。他让我尽管放心,说他会像照顾自己父亲一样照顾我的父亲。

下午我又去病房时,看见那个护工睡着了,父亲也睡着了,输液瓶空了,父亲身下的床单却湿了一大片。我叫醒那个护工,他说他刚睡着,接着岔开话题说市里某局的局长是他的舅舅,如果需要可以帮我办事。他冲我意味深长地点点头,说:“咱有人。”我告诉他:第一,他说的某局的局长是个女的;第二,请马上走人。

第二天上午,中介把谢师傅领了过来。中介说谢师傅是病人家属送过锦旗的,之前那个护工,中介说是金牌护工。因此,我对中介的话不敢信了。谢师傅瘦高个儿,身上的外套有些旧了,却板正整洁,衬衣扣到最上面的一粒扣子。他话不多,问了父亲的情况,就在小板凳上坐了下来。我告诉他病房里有一张折叠躺椅,他可以打开坐得舒服点儿。他说:“不了,我就坐这儿吧!”

下班后,我又去了医院,谢师傅没在病房,父亲表情平和,床上干燥整洁。我问父亲谢师傅怎么样,他点了点头。不一会儿,谢师傅拎着热水瓶进来了,我问了父亲下午的康复训练情况,然后和他聊了起来。此后,我每天下班都往医院去,每天都会和谢师傅聊一会儿。聊得多了,我渐渐知道了谢师傅的故事。

谢师傅今年60岁,年轻时当过4年兵,退伍之后到天津的一家钢管厂务工,由于工作认真负责,转成了正式工。后来,他把在老家的妻子儿女也接了过去,儿女在天津上学,妻子在厂门口开了一家糖烟酒店,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幸福安稳。这样的时光一直持续到谢师傅48岁那年。谢师傅说:“那一年,俺家里的突然查出了胰腺癌,花了一大笔钱,也没买住命,3个月就去世了。接着,厂里效益也不行了,倒闭了。天津待不下去了,我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建安区老家。老家有7亩地,吃饭没问题。早几年,我在建筑工地干,这几年年龄大了,建筑活干着吃力了,就干起了护工。”

我问谢师傅两个孩子多大了,他说都结婚了,儿子大学毕业后在许昌的一家企业工作,还在市区买了房,已经有女儿了。

想当年谢师傅48岁,比我现在的年龄大3岁,一个人拉扯一双儿女,日子一定过得不容易。我沉默了一会儿,问他:“没想过再找一个吗?”他说:“想过。但是,从天津回来后孩子渐渐大了,再找一个免不了生闲气,孩子也不好寻媒,就没找。现在孩子的事办完了,我也老了,就不想了。那家钢管厂虽然倒闭了,可我这些年养老保险一直交着,马上就能领到养老金了。”“养老金发下来,你就能过上轻闲日子了。”我接了一句。“能干得动时还得干,自己多挣一点儿,将来才能少给儿女添点儿麻烦。”谢师傅轻轻地说。

我问谢师傅病人家属给他送锦旗是怎么回事。谢师傅打开手机让我看了一张照片:一个老太太和谢师傅站在一起,两个人共同拿着一面锦旗。谢师傅说:“这个大姐70多岁了,我照顾的是她的母亲,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照顾了几个月,直到把老太太送走。老太太走后,我就回家了,没想到过了几天,这个大姐向中介打听到我家的地址,不仅给我带了礼物,还送了这面锦旗。”

谢师傅照顾父亲的那些天,我轻松了许多。去医院时,好几个护士跟我说谢师傅这个护工找对了,脾气好,照顾老人认真细致。一天早晨,谢师傅给我打来电话,说他老岳父病故了,他得回去奔丧。我匆匆赶到医院,他跟我说没想到突然出了这件事,内弟身体不好,他在那个家是老大,得赶回去帮内弟操持。我给谢师傅结清了工资,让他赶紧回去。父亲示意想上厕所,谢师傅让我不要动,把父亲扶到轮椅上推进了厕所,上完厕所又扶父亲到床上躺好,才拎着包离开了医院。我对谢师傅肃然起敬,他的妻子离世12年了,他依然尽着半子的责任。

3天后,谢师傅给我打来电话,说家里的事办完了,如果需要他就来继续照顾父亲。我跟他说中介又推荐了一个护工,这个护工干得也不错,我不好意思让人家走。他说:“是这个理,以后要是需要,你再给我打电话吧!”

其实,我还想跟谢师傅说:“孩子都成家立业了,你也辛劳大半辈子了,领到养老金可以过几天轻闲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