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县域新闻

夯实产业脱贫根基 托起群众致富梦想

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刘艳红 党晓峰

■核心提示

目前,禹州市浅井镇5个贫困村已全部摘帽;784户253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实现753户2469人稳定脱贫。成绩的取得,源自该镇突出产业扶贫,帮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自主创业,探索了一条产业带就业、产业促增收、产业助脱贫的脱贫致富路子,该镇的建材产业、特色产业等都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

在禹州市浅井镇土门口村,周文铎一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乡亲们面前总是抬不起头。可如今,他和儿子每天在建材企业上班,父子俩每月工资7500元。“过去天天土里刨食不见钱;现在一年收入十来万元,咱不但摘了贫困帽,也开上小轿车了!”周文铎高兴地说。

近年来,该镇突出产业扶贫,帮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自主创业,探索出一条产业带就业、产业促增收、产业助脱贫的脱贫致富路子。目前,全镇5个贫困村已全部摘帽;784户253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实现753户2469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7.42%降至0.20%。

建材产业成为脱贫“发动机”

浅井镇是禹州市石灰石等资源最丰富的镇,水泥、石子等建材业是全镇的主导产业。依托主导产业,该镇积极实施“强企帮户”工程,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与11家企业签订四方劳务协议,企业根据每个人的状况安排工作岗位,确保每户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该镇像周文铎一样通过企业务工实现脱贫致富的贫困户就有270户。

在实施金融扶贫方面,2017年,禹州市政府向宜鑫建材有限公司投入带贫资金1490万元,由该公司与301户贫困户签订金融扶贫协议,每户群众每月可获得稳定收益金260元,保证每户每年稳定增收3120元。马沟村贫困群众李现彬,每季度的780元收益都自动打到银行卡上。“咱真是赶上好时候了,坐在家里都能拿分红。”他兴奋地说。

国泰、隆盛、天瑞水泥等企业也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宜鑫建材有限公司出资5万元,建立了“爱心扶贫超市”,对自主创业贫困户进行奖励;投资100万元为马沟村建起幼儿园。截至今年6月,全镇企业共发放爱心基金 63.21万元,发放企帮村款项133.14万元。

特色产业成就致富“多面手”

该镇依托各村资源优势,鼓励支持贫困群众创办扶贫产业基地、扶贫车间、创业小院等,发展扶贫特色经济,并给予每村5万至10万元奖励。

范家庄村成立了三帅中药材种植加工公司,免费为贫困户提供中药材种子,统一收购,发展中药材种植300余亩,带动16户贫困户每年增收4000元。该村贫困群众吴天等3人创办了创业小院,加工经营丹参、苦参、柴胡等多种中药材,销往河北、天津、杭州等多个省、市,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

书堂村成立了金银花种植加工销售公司,按照“公司+贫困户”的产购销模式,发展金银花种植100余亩,户均增收3000元。此外,魏家门村的“棉枣加工”、梁冲村的“戏剧产品”加工、浅井村的“食品加工”、小韩村的“眼镜包装”、张地村的“富硒面粉加工”、散驾村的“花卉种植大棚”等,都成为贫困群众的扶贫车间。

“网红”变身电商扶贫“生力军”

在浅井镇,陈垌村“网红”陈高峰的电商上了中央电视台,粉丝200万个,年网上销售收入超过150万元,带动110户贫困户增收。“上半年虽然受疫情冲击,但仍发货5000单,销售额超过60万元,一个直播视频的点击量最多30多万次。”7月18日,陈高峰说。

为鼓励陈高峰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该镇为其配了一间办公室,配备电脑、桌凳、货架等。目前,他已带动全镇发展电商12家,为贫困户架起了脱贫致富的“云桥梁”。张地村的石磨面粉、范家庄村的中药材、魏家门村的棉枣、书堂村的金银花……今年以来,该镇通过电商销售特色农产品3万余单,营业额约200万元。其中,该镇为32户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6万元。

“我们要多措并举发展经济,并背靠支柱企业,促进群众就业,实现产业扶贫,让所有群众共同迈上小康之路。”浅井镇党委书记王高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