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做一切工作,都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事要放胆去做,当前不见效、长远打基础的事也要努力去做。
就我市来说,我们更要把眼光放得更开阔、更长远一些,既考虑战胜眼前困难挑战的需要,又考虑更长时期发展的要求,着力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为许昌发展蓄能蓄势。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窗口期,融入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聚焦“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争取国家、省更大支持,为未来发展积蓄后劲。
着力提升基础能力。要面向未来,突出重点,在5G应用、新能源、交通等“两新一重”项目上谋求新突破、赢得新优势。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数据中心、5G应用等,为未来发展赋能增效,助力产业升级。在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上,要加快沙陀湖、北绕城高速、三洋铁路禹州矿山专用线等重大项目推进步伐,争取早建成、早投用。在郑许一体化发展上,要加快市域铁路沿线及周边片区开发,抓好双创宜居示范区规划建设,打造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开放平台建设上,要加快中德产业园“一区六园”、许昌德国城建设,确保今年B型物流保税中心通过验收、综合保税区高分拿牌,实现由“蹭Wi-Fi”向“建Wi-Fi”的转变。
着力推进生态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是许昌的靓丽名片,也是“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鲜明底色。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提速和“绿满许昌”行动计划,提升河湖水系治理水平,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用绿色发展赢得未来。要聚焦大气污染防治,强力推进“三散”治理,严格落实“六控”措施,抓好重点区域精细化管控,确保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重污染天气应对上,要实施好清单化、差异化管控,让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正常生产,坚决防止“一刀切”。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三农”领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力争9月底完成全年7.6万户户厕改造任务。
着力推进重大改革。改革在赢得未来竞争中发挥着先导和牵引作用,要扭住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市属投融资平台、开发区体制改革等重大事项不放松,以更大的力度谋划、推进、实施,持续释放发展活力。尤其是在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闯、大胆试,尽快蹚出一条路子来。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要树立国际视野,对标国内一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覆盖面,推动政务服务再提升、市场主体更方便、人民群众更满意、法治化环境更阳光公平,让许昌的营商环境更加优良。